中新网1月18日电 中国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室主任李维平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国内就业压力加大,海归加速回流和各地的鼓励政策使海归面临的就业竞争更趋激烈。当前待业的海归,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
就海归如何适应国内人才市场这一问题,李维平分析称,一部分海外留学人才回国遭遇两个不适应,一是在工作、创业中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感到环境不尽如人意。这并不奇怪。不同国家、区域环境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在转换环境后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只是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
对于大多数出国完成硕士、博士学业后回来的留学人才,适应起来应该不是太困难。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就业环境也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即便如此,国内目前的环境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也还有一定差距。
李维平指出,留学回国人才自身也有个调适心态的问题,与环境有冲突时,不要怨天尤人,要积极适应环境。其次在工作和创业中,要多学习和了解国内的政策、法律等有关知识。??O?6?6需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这就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集聚人才的作用,需要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从产业来看,围绕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国家需要重点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创新人才。
第三、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正如火如荼,结合中国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需要引进一大批金融、法律、贸易等领域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人事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战略型顶尖人才的专项引进计划,期望能集聚一批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那样国家急需的世界级顶尖人才,重点发展领域的世界级领军人物。
国家有没有细化的界定?对此,李维平称,国家层面的界定:1、在国际学术技术界享有一定声望,是某一领域的开拓人、奠基人或对某一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
2、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3、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经营管理专家,或在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担任高级技术职务,在知名律师(会计、审计)事务所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熟悉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4、在国外政府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著名非政府机构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专家、学者;
5、学术造诣深,对某一专业或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获得过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奖励,其成果处于本行业或本领域学术前沿,为业内普遍认可的专家、学者;
6、主持过国际大型科研或工程项目,有较丰富的科研、工程技术经验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
7、拥有重大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8、具有特殊专长并为国内急需的特殊人才。
李维平说,这是国家的总体指导意见。各行业、各地区由于存在差异性,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责任编辑:安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