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骆 毅 孙 雷
国际油价:向下的抛物线
向下、再向下,1月16日,国际原油期货已跌至20个月来最低点。
而更多迹象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很可能还会继续下探。
持续下跌的国际油价,终于引发中国国内的联动反应。
在此之前,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迟迟不降,使国家发改委饱受舆论压力,至今仍未与国际接轨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亦再次遭到强烈抨击。
事实上,业界曾预测,去年12月11日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就将启动,但这一方案拖延至今仍未获正式公布。
不过,最近一个新的说法却正在业界越来越广地传播开来:从2006年开始,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便已悄然开始了试运行,不过是因为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使得全面执行新机制面临困难,只好采取分步走的策略。
“而今,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给新机制的全面推出和与国际接轨提供了绝佳的时机。”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2007年以来,受欧美地区暖冬、取暖用油需求下降,及美国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大幅回落。”国家发改委如是解释此次调价的背景。
1月16日,NYMEX原油期货跌至20个月来最低点,2月原油期货下跌1.78美元,跌幅达3.3%,收于每桶51.21美元,此前触及日内低点50.53美元,为自2005年5月25日来最低。从年初至今,国际油价已经下跌了约16%。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全球原油市场供求大势,是国际油价持续下滑的根本动力。“疲软的基本面让投机商不敢贸然投入新的资金。”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判断,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很可能会继续下探,国际油价将进入新的振荡箱体,“估计后市会围绕40-50美元新箱体徘徊”。
平衡各方利益的下调
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则分析认为,国际油价终于跌破国内炼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是国家发改委此次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他看来,去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也曾一路下滑,但发改委一直没有调价,主要还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平衡。
一方面,从趋势上看,将来资源类产品的价格都要向上调整,包括安全成本、资源环境成本等目前还都没有考虑在内的要素将来都将考虑进去。石油、煤炭、天然气、水、土地等都是稀缺资源,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相关行业对调价的承受能力,包括市场的供应。
近年来,原油、成品油价格的“倒挂”,成为国有石油巨头说服有关部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最有底气的理由。按照中石化、中石油等巨头的口径,国际油价每桶56-58美元是其炼油盈亏持平的底线。
所以,尽管国际油价去年下半年持续下跌,但考虑到国内成品油价格还没有达到石油加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如果当时降价,企业缺乏积极性,市场供应就可能出现问题。
“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显然要远低于这个平衡点,因此发改委终于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牛犁说。
光大证券裘孝锋则指出,此番调价并不影响石油企业的效益。
这是因为,在原油成本下跌30%的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微调后,汽油仅下跌了4.2%,柴油维持不变,国内石油企业炼油业务的盈利因此急速上升。
以中石化为例,从炼油毛利的变化角度来看,按照汽油16%的收率、航煤5%的收率计算,此次下调汽油、航煤价格对于炼油毛利的影响仅减少0.59美元/桶。
而根据海关的数据,去年11月份和去年12月份国内进口原油的单价在55美元/桶的水平。按照裘孝锋的估计,中国石化的炼油毛利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的炼油毛利应该在5美元/桶(调价前),而中国石化的炼油毛利在2006年三季度曾经一度达到-3美元/桶。
也就是说,一来一去,中国石化每炼一桶油,现在比过去多赚8美元/桶以上,而此次调价只是降低中国石化的炼油毛利0.59 美元/桶。
全面接轨在即?
就在国家发改委此轮调价前后,围绕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一个消息正在业界越来越广地传播开来。
该消息指出,从2006年开始,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原油成本法——便已悄然开始了试运行,不过是因为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使得全面执行新机制面临困难,所以采取了分步推进的策略。
国内以往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以上月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的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根据基本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等,形成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只有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8%时,国家发改委才会重新确定国内成品油的零售基准价。
而200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在北京大学一场演讲中透露,未来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将从盯住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办法,改为盯住国际原油价格,“从直接接轨,变成间接接轨。”
上述做法的好处是,可以让国内的成品油更快地接轨国际。在西方国家,一般成品油随着原油变动的滞后期约为1个月左右。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以原油价格为参照可以“从源头解决炼化企业的亏损问题”。
然而,新定价机制出台面临的最大阻力,就是曾一直居高不下的国际油价。“在油价过高的情况下,新机制完全执行将可能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发改委显然是希望谨慎从事。”消息人士说,高油价情况下,新机制只好选择分步推出,在国家指导下综合各方面因素定价。
对此,有业内人士说,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保持目前持续下跌的走势,国家全面执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时机就将真正成熟了。
而在裘孝锋看来,国际原油价格的降低,直接引发了国际成品油价格的下降,使得国内外成品油的价差已经大为缩小。
裘孝锋表示,按照一贯的除税后出厂价跟新加坡FOB价格的比较口径,目前最新的国内外成品油价差水平是:新加坡汽油价格目前在63美元/桶,折成人民币价格为3830元/吨,此次下调220元/吨后国内汽油除税后出厂价为3979元/吨,国内比国际略微高150元/吨;新加坡柴油价格目前在65.85美元/桶,折成人民币价格为3858元/吨,国内柴油除税后出厂价为3628元/吨,国内比国际低230元/吨。
“考虑到国内生产柴、汽比在2∶1左右,在目前价格下,国内成品油的价格跟国际油价已基本接轨。”裘孝锋说。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