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媒体纷纷刊文,热议阿联酋计划在阿布扎比建造一个卢浮宫分馆,并在那里展出卢浮宫“有偿出借”的文物一事。根据法国文化部、卢浮宫等文物管理部门与阿方签订的合同,阿联酋将以7亿欧元来支付法方提供的博物馆建设技术支持及文物租借的费用。
据报道,这项计划是法国文化部门所俗称的“从亚特兰大到阿联酋的大卢浮宫计划”的一部分。法国文化部门在美国亚特兰大首开这种形式的“有偿出借”文物展览,由美国一些公益机构、企业和个人赞助者促成。实际上,多年来,不同规模的类似展出早在进行,仅法国印象派画家的84幅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有偿出借”,就给法国带来700多万欧元的净收入。
表面上看,争议双方的观点都很简单:文化部门认为,由于法国常年展出的文物只占全部馆藏的5%,而“有偿出借”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文物的教育功能,又有利于填补文化部门的经费缺口;反对者认为,文物特别是国宝级文物不能随意搬动、转让,应该保护法兰西文物宝藏的完整性。但法国《费加罗报》日前刊发的调查文章透露,事实上,多数签名反对者是法国小博物馆的负责人或专家,他们害怕该计划会造成外国参观者的减少,而他们的财力和知名度也无法让他们像卢浮宫那样进行“有偿出借”。说到底,这是一个各方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
法国媒体将这么一件不算什么秘密、已经操作多年的事情拿出来热炒,有其高明之处:一是为法国文化的知名度造势放风,让世人知道法国的文物可以放在卢浮宫里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也可以走出国门为世界有偿服务;二是这种公开展示内部异见有利于提升法国文化产品输出的谈判地位和价格。可见,尽管大多数法国文物宝藏可能会“烂”在博物馆和城堡里,尽管法国人在国内享受文化产品服务的价格很低廉,但法国人决不会以低价方式来向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而是要通过“内部分歧”来“自抬身价”。
《人民日报》 ( 2007-01-18 第07版 )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