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明确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
经济学家郎咸平也许没想到,自己的“国企改革盛宴论”会成为导火索,点燃一场改革问题的大讨论,并持续达两年之久。
在复旦大学的一个报告厅,他公开了一份名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盛宴中狂欢》的报告,批评“国企改革是一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时间是2004年8月9日。
郎咸平的话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因为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产生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正如大讨论期间一篇引起强大反响的文章《改革不可动摇》所提到的,“目前群众中反映比较强烈的,有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的拉大,生态环境恶化,权力腐败严重,社会治安混乱,以及卫生、教育、住房改革中出现看病贵、上学贵、房价高、就业难等问题。
确实,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些问题是实实在在地摆在眼前的,这会迫使他们质疑和反思,并形成一种情绪。所以,当郎咸平对内地主流经济学家进行高调批评后,舆论几乎惊人一致地站在他这边,力主国企产权改革的主流经济学家全都成了众矢之的,这些经济学家之前还风光无限,却在这次讨论中备受指责,备感压力。
作为回应,2004年9月,国资委表示“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股份制改革的方向不相符合”,一个月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公开表示,央企、国有上市公司和地方大型国企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
但争论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进入2005年,这场争论引起了更多知名学者的参与。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众说纷纭,有的观点甚至针锋相对。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认为,在为改革辩护和积极主张深化改革的人当中,首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和著名评论家“皇甫平”。高尚全深为舆论的倾向性表示担忧,近两年来,他先后发表《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改革是推动和谐社会根本动力》、《深化改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等文章,认为“要坚持改革开放,而不是否定改革开放”,“应继续推进改革”。
在2006年年初北京的一次形势分析会上,他更是提出,要坚定不移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不要分左派右派。他甚至建议,“关键时刻,中央最高领导应该出来说话”。
而“皇甫平”则主要因为署名敏感而备受关注。这个署名曾因在1992年前后“姓资姓社大讨论”中,连续在《解放日报》发表重要评论而闻名一时。2006年1月,以这个署名发表的《改革不可动摇》一文出现在《财经》杂志上,也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该文直陈“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认为“有些人把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统统归罪于市场化改革本身,动摇和否定改革,这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表示“推进全面改革,不能动摇,不能停步,更不能后退。”
本报评论作者鲁宁也义无反顾地力挺改革。他先后在本报发表《改革的成本与不改革的成本》、《国企改革绕不过产权改革这道坎儿》、《迟滞和拖延是改革的最大风险》等系列评论,为改革鼓劲加油。他说,他在这系列评论中提炼出了一个带根本性的价值判断,就是改革不能停,改革不进则退,改革必须继续推进!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虽然也明确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并对郎咸平等人种种有可能危害改革的言论进行了公开批评,但他也明确要对改革进行认真反思。
2006年2月11日,吴敬琏参加经济学家50人论坛,发表了题为《反思过去25年的改革,明确21世纪前进的方向》的讲话,对改革的问题进行反思,认为在我国经济社会体系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的情况下,改革却存在不少重大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关键领域改革缓慢、法治环境迟迟未能建立、基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有削弱趋势、粗放增长方式难于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等4个主要方面。
但老经济学家刘国光在改革反思中的否定性意见则更强烈一些。2005年以来,他强烈批评了当前西方经济学占据国内经济学主流的局面,并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是涉及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不仅在经济学界,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多有反思。如教育领域,有人认为教育改革不成功;也有人反思医疗领域,认为医疗领域改革不成功;还有人反思住房改革,认为住房贵也是改革导致的结果。当然,这些观点在发表的同时,也遭遇了强烈对立的意见。
显然,党和国家领导人注意到这一论争的动向。2006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明确表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定和信心”。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新闻发布会开场白中也明确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改革”成了2006年中国政治的重要关键词。
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态,关于改革的大讨论渐趋平静,从而使这场跨越3个年头,历时两年之久的大论争落下帷幕。
鲁宁认为,这场大讨论非常有价值。一方面,使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了改革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坚定不移地强调要继续改革,而且,不仅强调了要进行经济改革,也强调要同时推进政治改革。另一方面,这场大讨论也让普通民众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让整个社会都看到了他们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正因为此,政府也通过作出政策调整进行了回应,比如,政府政策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加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力度等,就表明这场大讨论中普通民众的声音得到了重视。
鲁宁认为,普通民众在骨子里是坚决支持改革的,他们的不满和失望,只是对改革出现的偏差有意见。对于这样的问题,同样需要深化改革,加大改革覆盖面予以解决。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这次大讨论不仅可媲美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真理标准问题”大争论,也可比肩于1992年前后的“姓资姓社问题”大争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改革进行反思的“第三次大争论”。(据中国青年报;叶铁桥)
(责任编辑:刘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