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青少年音乐舞蹈大赛中,淮南少儿舞蹈《淮河娃娃花鼓妞》让在场的8个评委全部亮出满分。还是7月,淮南少儿舞蹈《太阳出来喜洋洋》被选送参加第八届亚太地区少儿国际舞蹈大赛,一举夺得10岁以下年龄组唯一的金奖。
| |
淮南被誉为“中国少儿艺术之乡”,从1993年以来,近200个节目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2004年10月,“中国少儿舞蹈艺术研发基地”落户淮南。淮南少儿艺术被称为继黄梅戏、花鼓灯之后的安徽省第三大文化现象。
已从事18年幼教工作的刘维平园长,对幼儿练舞蹈的好处深有体会:“练舞蹈使孩子精神专注,懂得协作,素质更为全面,性格更为开朗。有了自信,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多!”小小年纪已屡屡获奖的王聪小朋友说:“我喜欢跳舞,虽然吃了苦受了累,但是很开心!”
淮南的少儿舞蹈作品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感,积极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例如《跟我学,Followme》、《我说ABC》等节目针对开放的中国掀起的新一轮英语学习热潮而创作;《我爱我家》等节目尝试着用少儿拉丁舞的形式,表现保护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结》则用浓缩着强烈民族情感的大红中国结,表达了欣逢盛世的喜悦心情。
当人们为淮南少儿舞蹈高超的水平赞叹不已时,也不禁要问,淮南少儿舞蹈何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政府的支持促成少儿文艺日益繁荣。在安徽,从政府到妇联等组织始终把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作为重要的工作,少儿艺术被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安排,财政上为此安排了专项拨款。从1986年开始,全省少儿文艺调演20年不辍,成为每年“六一”儿童节的一场不可或缺的华宴。淮南市把少儿艺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精心培植少儿艺术之花越开越艳。
少儿艺术节成为创品牌、比技艺的赛场。淮南市每两年举办一次少儿艺术节,田家庵区从1989年开始每年一届少儿艺术节,至今已是十八届。艺术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孩子,锻炼了一批又一批老师,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节目,形成了激励精品节目、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
为培养业务尖子,淮南市分批派出艺教骨干出去学习考察,到高等院校进修。市委宣传部还组织评选少儿艺术创作拔尖人才,每年给予奖励。为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妇儿工委利用每年下基层选调节目的时机,把名校名园的编导老师请到基础薄弱的学校帮助创编节目,组织各县区编创人员每年到田家庵区观摩学习,使全市少儿艺术整体提高。
成功有赖于精品意识。少儿艺术节的一位评委讲了一个细节:孩子们演出时,往往在眉心画一红点,俗称“眉眉俏”。第二年她们就别出心裁,贴了个五角星,第三年又变了一朵梅花,今年竟成了一个小感叹号!在编排每一个少儿节目时,编导们在每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人以新鲜感受。
飞旋的舞步跳出孩子们天真的梦想,舞出生命中的无限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