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西柞高速公路开通之际
2007年1月20日,西安至柞水高速公路正式开通,将西安市至柞水县的行车距离缩短为65公里,从西安到岭南柞水由原来的用时3——4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不足一小时。这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柞水全面融入西安经济圈将创造难得的机遇。
柞水地处秦岭南麓,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柞水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1%以上,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1.42亿元。但是,这些成绩仍然与该县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不成比例的。而困扰柞水经济发展最大问题就是交通不便。西安至柞水的公路盘山而建,开车需翻越两道山岭,行程146公里。一到冬季大雪封山,柞水人只能望路兴叹。落后的交通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制约了农副产品的及时输出,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严重制约了柞水经济的发展。尽管西安至安康的铁路途经柞水,但是从柞水到西安行车时间仍需2小时,而且受到铁路行车时间固定、车次较少、运力紧张等制约,很难满足柞水与外部人员往来及货物运输的需要。
西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后,柞水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就思考着如何适应这一发展区位变化,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发展与西安对接融合。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他们找准“依托西安,借势发展”的角色定位,把西安作为借脑、引智、引资的窗口,把学习西安、服务西安、跟近西安、融入西安作为工作的重点,提出了面向西安市场,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供应基地;借西安工业企业配套需求,建立工业项目区;借城市休闲旅游需求,建西安“后花园”;借西安资本,加快产业类项目建设;依托西安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加强横向交流,实现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双赢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全县按流域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矿产工业区和绿色产业开发区三大经济板块,集中全县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发展现代医药、生态旅游和矿产冶金三大产业,建设商洛生态经济强县。
面对柞水的发展前景,柞水县县长刘荣贤对此充满信心,她说:“依托这条高速公路,我们有信心把柞水这块地方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并将加快以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外商营造一个投资兴业的财源地,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为了让大企业、大项目能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柞水这几年在营造投资环境、聚集发展新优势方面下大功夫,建立健全了服务经济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立了经济环境协调服务中心,为企业健康运营开辟了众多“绿色通道”。
来岭南柞水,赏百里美景,逛柞水溶洞,看渔鼓小戏,品农家菜肴,访风土人情,醉山水田园,已成西安人休闲的最佳去处。柞水县委、县政府积极打造“绿色秦岭宜人居,生态柞水好休闲”的陕南特色旅游品牌,保护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为一切前来投资兴业、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人们营造好的环境,构建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使柞水真正成为西安名副其实的工业承接地、城郊绿色产品聚集区和西部人的“度假村”。经过多年建设,乾佑河百里生态景观带、凤凰古镇、柞水溶洞、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园林式旅游山城、遍布城乡的星级农家乐等特色景点正在成为闪闪发光的明珠,形成南北畅通、东西相接、横跨两大水系和三个流域的旅游环线,柞水旅游即将成为陕西南线游的精品。“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柞水渔鼓”的文化旅游品牌也越来越响亮,柞水已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去年又在陕南地区惟一荣获“国家级卫生县城”,入围全国县域经济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强县之列,并荣获全省经济增长最快县、省级园林式县城等称号,柞水正以文明的旅游山城,和谐的人居环境,吸引着八方游客。
秦岭无闲草,遍地皆灵药。走进柞水,如同踏进天然药库,游走秦岭,犹如观赏《本草纲目》。在这23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着近千余种中草药材,分为三大类629种,入典药材达196种,产量100万公斤。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达37种,其中3.02亿吨菱铁储量占全省一半,银铅储量列全国第二,已建起了小岭、东坪铁矿工业区,小岭金米银铅工业区,杏坪铜矿工业区。目前有开采价值的金属与非金属矿共有19种、144个矿产地,尚有37个矿点、55个矿化点有待有识之士进一步勘探。
同时,县委、县政府还积极通过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强化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的发展思路来发展特色种养业和服务业。目前,柞水豆腐、柞水土鸡蛋、柞水木耳等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已走出山门,吸引着外界前来挖掘“第一桶金”,使这块原本闭塞的土地焕发新的活力。
(杨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