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58东北新闻网“2006年,哈尔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连续4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5%……”来自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的组组数据,振奋人心,令人瞩目。
| |
亮点一
GDP跨越2000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关口———哈尔滨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期”
2006年,哈尔滨市GDP完成2094亿元,增长13.5%,4年GDP年均增长1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是哈尔滨市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速最快的时期。人均GDP2004年突破2000美元,2006年达到2705美元,年均增长13%。这标志着哈尔滨市GDP占全国1%、全省1/3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在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中经济总量继续位居第一方阵,在全省经济格局中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哈尔滨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国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申办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综合实力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十强城市,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标排名中,“综合区位竞争力”名列第9位。这一切意味着哈尔滨市将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据预算,再有一年,哈尔滨市人均GDP就会达到3000美元,这是发展的一个重要临界点,说明经济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预示着城市发展进入转型发展期。跨越这道门槛,城市化进程将迈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城区和县域“两体”联动,追求“集中、集聚、集约”增长方式的新阶段。
亮点二
国企改制面最大、改制量最大、改制最彻底———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全面启动,已经看到了全面振兴的曙光
东北大改造,吹响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号角。新一轮国企改革成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突破口,至2006年末,全市国企改制1726户,完成职工并轨32.8万人,引入战略投资53亿元,转让国有资产收益38.6亿元,支付改制成本上百亿元,是哈尔滨市历史上国企改制面最大、改制量最大、改制最彻底的时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能力及近40万的专业人才、近200万的产业工人队伍倍受青睐,依靠这些,哈市承接了国际国内产业和资本转移,美国AB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制,国企近千亿的资产得到盘活。
改革催生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8.2%。大项目成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着力点,哈尔滨市列入国债计划的49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已开工45个,大大增加了机械制造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的生产能力。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要载体已浮出水面,哈尔滨段5个工业新区启动区面积达到22.96平方公里,协议入区企业217户,协议投资额287亿元,完成投资104亿元,入区开工建设项目142个。
亮点三
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辅换位”,粮食总产量连创新高———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连创新高,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4年来,哈尔滨市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6.9亿元,4年年均增长8.4%。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超过一半,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辅换位”。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2006年实施了重大农业攻关计划30项,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5%,落实种植业和水产业适用技术53项,培植科技示范户1万户,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2000万亩。粮食总产量连创新高,2005年突破90亿公斤,2006年达到98.7亿公斤,连续3年刷新哈尔滨市历史纪录。农业产业化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各级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150户,近70%的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试点建设扎实推进,确定了省市试点村镇,制定了优惠政策,市直有关部门投入资金17.3亿元进行帮扶,探索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办法和措施。
亮点四
2006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90亿元,比2002年增长90%———优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4年来,哈尔滨市致力于发展工业、壮大产业、做强企业,工业增加值连年大幅增长,2006年完成590亿元,比2002年增长90%;占GDP的比重达到28.2%,比2002年提高3.7个百分点。机械制造、汽车、医药、食品四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6%。2006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1%,比2002年增加3.9个百分点。产业优势得到发挥,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提高,4年来,全国火力发电机组的1/3、水电机组的1/2、核电站与核潜艇的动力设施都由哈尔滨生产。微型汽车年生产能力已达到30万辆,微型汽车发动机生产能力达到40万辆。民航产品已经形成五大品种,是我国民航产品的第一大制造销售商。医药产业在技术、品牌、品种、效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是全国排头兵,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居全国同行业魁首。食品行业中的乳制品总体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哈啤”销量已占全省的70%、吉林的40%、辽宁的25%,并大量出口。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7.6亿元,比2002年增长57.8%,年均增长12.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创历史新高,2006年达到147.3,比2002年提高58.1点。
亮点五
投资规模4年迈上了4个台阶,年均投资增速达到22.4%,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投资规模不断扩张,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
2006年全市投资完成810亿元,增长2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7%,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全市投资率达到38.8%,比2002年提高9.5个百分点。投资规模4年迈上了4个台阶,分别突破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和800亿元,年均投资增速达到22.4%,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大项目牵动战略成效显著,2006年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10个,完成投资338.8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达41.8%,4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出现新拐点,一产、二产比重提升,三产比重回落。2006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2.2?誜25.2?誜72.6,其中一产和二产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0.9和3.5个百分点。生产性投资力度加大,4年工业、农业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1%和39.1%,2006年,全市工业投资总量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农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1倍。民间投资占据半壁江山,4年保持了年均27.2%增速,至2006年末,全市民间投资比重达到52.2%,比2002年提高7.5个百分点。
亮点六
居民消费需求从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浪潮过渡到以汽车、住房等为主的第三次消费浪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逐年升温,内需扩大促进经济增长
4年来,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投资、消费和出口都有不俗的表现,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日益增强。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5亿元,4年年均增长12.5%。其中,农村市场活跃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动力,2006年全市县和县以下的零售额分别为48.1亿元和74.4亿元,增长11.1%和11.8%,比2002年高3.2和4.9个百分点。现代大型商品流通企业迅速成长,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超亿元的大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26家,实现零售额167.8亿元,增长25%,占全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的68.4%。
百姓生活进入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消费需求从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浪潮过渡到以汽车、住房等为主的第三次消费浪潮,重心由“吃、穿”向“住、行”倾斜,并向教育、旅游等延伸。2006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轿车销售量比2002年增长1.9倍,零售量增长3.8倍。居民住宅销售面积比2002年增长1倍,销售额增长1.3倍。居民用于餐饮、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迅速增长,2006年全市餐饮业零售额达99.9亿元,比2002年增长76.3%。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全年住房支出比2002年增长79.6%,人均交通费支出增长53.1%,人均通信支出增长91.2%,人均教育支出增长38.9%。
亮点七
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0家在哈尔滨市投资兴业———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能力不断增强,东北亚区域经贸城市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贸易伙伴增加,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4年实现进出口总值94.8亿美元,其中2006年实现27.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1.8%。贸易伙伴由2002年的119个增加到2006年的161个国家和地区。机电产品出口总值占全部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7%提升到2006年的41.9%,提高了4.9个百分点。4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14.44亿美元,2006年实现4.0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3.8%。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0家在哈尔滨市投资兴业。对俄、对韩、对日经贸加快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会展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哈洽会”已成为国家级大型经贸盛会,4年参展国家及地区发展到85个,接待境外客商3.3万人次,2006年国外成交额比2002年增长94.1%,国内成交总额比2002年增长4.2倍。
亮点八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农民收入增速接近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4年来,哈尔滨市经济增长、企业增盈、财政增收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增加,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上。2006年哈尔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30元,4年年均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5元,4年年均增长12.2%。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农民收入增速接近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农村居民政策性收入、粮食销售收入、打工收入、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负担大大减轻,2006年哈尔滨市农民人均负担19.2元,比上年减少3.8元,是哈尔滨市历史上农民负担最轻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居民消费能力提高,2006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分别达到8515元和2496元,比2002年增长43.6%和15.4%。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2年的39%和50.7%下降到2006年的33.7%和44%。2006年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7.54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3.57平方米。
亮点九
经过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哈尔滨市城区面积达到7086平方公里,是2002年的4.3倍———城区发展空间扩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
经过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哈尔滨市城区面积达到7086平方公里,是2002年的4.3倍,进行了松北、利民、群力新区及城郊结合带的开发建设,城市空间架构和功能布局得到拓展优化,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和全民创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推进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实施了以供热改造为重点的“蓝天工程”,以松花江污水截流、何家沟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碧水工程”,以文昌污水处理厂、向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标志的“洁净工程”,至2006年末,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04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50.52%和8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2%,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30%。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4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年均27.2%的增速,2006年投资规模达到277.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围绕城区功能优化和产业布局,形成了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网络。
亮点十
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九位,科技成果数量居全国第六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保能力不断增强,和谐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科教文卫财政支出52.3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20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6.9%。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九位,科技成果数量居全国第六位。2006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2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占GDP的比重为1.41%,高于2002年0.4个百分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66项,是2002年的5.8倍。全市国民受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普及率等均走在全省前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8.8%。群众看病就医条件逐步改善,全市基本参加医疗保险人员173.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农村人口143.75万人,参合率达84.9%。养老、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其中失业保险参保率达78%。2006年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安置13.01万人,实际新增就业11.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低于全省控制指标1.1个百分点。20.2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东北网-哈尔滨日报)[责任编辑: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