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期尚未度过,民警二十四小时站岗
本报讯(记者任荃)从前晚到昨天,在长江口“落难”的巨型中华鲟经过一天一夜的治疗和观察,其病情未出现明显反复。但专家表示,目前中华鲟的身体状况仍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危险期尚未度过。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嘉定区徐行镇伏虎村的中华鲟临时暂养基地,那里的气氛依然紧张。也许是因伤痛的折磨,“病榻”(一个70平方米大小、水深约1.2米的饲养池)上的中华鲟时常显得躁动不安。
一旁的会议室里,市农委、市水产办及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正在会同由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专家团,认真研究下一步抢救方案。
据了解,受伤中华鲟自前晚被送达暂养基地后,专家又对它进行了好几次常规检查,并分别于前晚和昨天上午,两次为其打针输液,帮助它消炎及补充能量。虽说病情未出现恶化,但由于一下子从长江口的自然环境迁至人工环境,加之一些人为干扰,中华鲟还不能完全适应。
为了给中华鲟营造一个舒适的“家”,现场工作人员从水质、光照等多方面采取了措施。比如,对饲养池里的水进行严格过滤、曝气、充氧和调温,时刻保持清新,尽可能满足中华鲟的需要。
经过一下午的研究讨论,专家决定为中华鲟就地设立“重症监护病房”,由专人24小时悉心守护。同时,为避免过多干扰,工作人员已在“病房”外划出警戒线,由民警24小时轮流站岗,严格限制人员进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博士表示,考虑到目前情况,最近一两天的救治方案仍将以消炎和稳定病情为主。到了下周,如果中华鲟状况好转,专家团将采取一些除验血、量血压、测呼吸等常规检查之外的手段。届时,X光、B超、内窥镜等先进诊疗设备都可能在下一阶段的治疗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