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月21日电(高菲)近年来,宁夏林业部门采取农民“点菜”、专家“主厨”的订单式培训,让果农守着家门享受科技“盛宴”。通过这种方式宁夏培养出了12万名科技型农民。
据宁夏林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宁夏枸杞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向五大洲拓展,出口量5000吨,比上年净增3500吨,出口量约占全国的9%以上。
过去,由于品种单一、科技水准低,宁夏果品曾一度备受市场冷落。宁夏林业局对症下药,突出培训精品特色林产品,转变农民“轻科技、轻市场”和“提篮叫卖”的粗放经营模式。根据红枣、苹果、葡萄、枸杞等特色林产品栽植农户的不同生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及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科技培训。仅2006年全区就聘请国内外专家1000多人次,举办订单式培训500多场(次),培训农民4万余名,接受培训的农民掌握了2至3项实用技术。此外,宁夏林业局结合“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组成5个专家组30多名专家常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006年宁夏新增经济林基地21万亩,总面积达到247万亩,总产量55万吨。随着基地规模扩大,引进和建成的枸杞、葡萄、苹果等具有规模的系列加工、营销企业65家,基本形成以加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宁夏红”“西夏王”“御马”等一批企业品牌叫响海内外,带动宁夏全年特色林产业实现总产值27亿元以上,比上年新增产值2.6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