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墓主尸体的内棺处于整个墓葬的第五层,它本身也是一件十分特别的文物。专家说,对于它的处理和保护还真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省考古所袁传勋研究员介绍说,根据现场状况,对内棺的处理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吊运出坑并运回实验室去处理并进行专业化的保护。
不过,由于该内棺目前的含水量已约是木材本身重量的3倍,导致该内棺目前整体重量估计要超过1吨,因此对它的吊运工作是相当困难的。袁传勋研究员回忆说,早几年在皖北吊运古船时,船体比现在的内棺还要大还要重,当时采取吊起古船一头,然后挖走船体下泥土,再垫槽钢,并使用滑轮起吊的方法,终于吊运成功。不过,用同样的方法来吊运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内棺却有许多阻碍,一是内棺下不是泥土,而是底层木椁,不能直接向下挖坑;二是由于内棺历时悠久,又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其受力强度比较差,如果硬性吊运,恐易出现意外。所以,如果对其进行整体吊运,则必须做好认真研究和技术准备。
对内棺的第二种保护性处理方式是就地技术处理,打开前会采取避光、保湿等技术措施,尽量做到开棺时的环境与原有环境相符。袁传勋研究员表示,不论哪一种处理方式,都要对该汉墓出土的所有的东西进行技术保护处理,由于木椁等物体积庞大,数目众多,就需要专门建一个大棚进行存放,再一一送进实验室处理,所需时间至少需要5年。(窦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