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力 林梢青/文
程瑞鑫/摄
早报讯写完“福”字,孔仲起在卡纸上盖了“庆福送福”章,随后,又添上一枚“福”字章。昨天,中国美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孔仲起也加入了本报“新年送百福”的书画家队伍。
| |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俞建华、赵雁君、尉晓榕、林海钟、何士扬、陈磊、朱晨等艺术家。
国画家孔仲起
“庆福送福”,真有福
“新年送百福,我来送肯定合适。因为我叫孔庆福。”别听“孔庆福”有点耳生,其实,他就是当今画坛鼎鼎有名的孔仲起。而大家熟悉的“仲起”,则是孔教授的字。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孔仲起家。以山水画著称的他,写的“福”字也好似山水画般流畅,充满“味道”。写罢“福”字,孔仲起找出一枚章盖上,“这上面刻的是‘庆福送福’,有福气吧!”接着,他又从抽屉中拿出一枚圆形印章,这是饰有花纹的“福”字印章——于是,这张A4纸大小的卡纸上,有了四个“福”字。
书法家俞建华
隶书“福”字彩头好
中国书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俞建华写“福”字非常娴熟,一会工夫就写了好几个,其中大多数是用隶书写就的。俞建华乐呵呵地透露了其中的“玄机”:“你发现没有,隶书的写法,‘福’字头上要多这么一点。这个彩头好啊,早报读者收到这个‘福’,来年福气都要多一点。”
书法家赵雁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省书协副主席、省博物馆副馆长赵雁君特地选在闹中取静的沙孟海故居里写“福”字。在铺满字画的画室里,赵雁君亮开金色卡纸,显得心情舒畅。他说自己很早就关注到早报“新年送百福”活动,很有意义。赵雁君追晋人字迹,他的书法显得格外豪放。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想到自己写的“福”字会送到陌生读者的家里,赵雁君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
国画家尉晓榕
他写的“福”,灵气逼人
记者找到中国美院国画系教授尉晓榕的时候,他正在画室给研究生上课。听说老师要给早报读者写“福”,几个学生兴奋地围上来,都不肯错过这难得的一课。
尉晓榕兴致很高:“写不同的‘福’字,每个都要有不同的个性。”“老师是个怪刀手,写个稚气一点的吧。”学生们在一旁冒鬼点子。尉晓榕略一思忖,笔下的“福”字开始变花样:浓淡干湿、轻重疾徐,灵气逼人。
国画家林海钟
这个“福”字似笑脸
这几天,中国美院国画系教授林海钟身体不适,接连打点滴。不过,看见记者送上的金色卡纸,他灵机一动:“这个活动有创意,我就来画个‘福’吧。”话音刚落,一个恣意的“福”字就在他笔下“蹦”出来了。
这位擅画古木寒林的画家,笔墨节奏实在是洒脱狂放。末了,他任性地把红章盖到了“福”字的正中心,整个字就仿佛成了一张孩童的笑脸。
国画家何士扬
“福”字辉映“童趣图”
中国美院副教授何士扬最喜欢画《童趣图》。他笔下的孩童或打灯笼,或点爆竹,或吹皂泡,或观游鱼……一个个天真无邪,憨态可掬。这次,他一气呵成写好“福”字,仍觉不过瘾,于是认真地在留白处画了一个手拿鞭炮的孩童,末了,他在孩童的眉眼处抹上一点喜气的红,“‘福’字配上孩童画,福气就更多了。”
国画家陈磊
篆书之“福”意味绵长
杭州市美协副秘书长陈磊写“福”字,已经酝酿了好久。最终,他这样对记者说,“我用篆书,是因为这种前秦的古老字体一直流传至今,篆书的‘福’更加意味绵长。”陈磊说,在他的理解中,幸福就是细水长流。
雕塑家朱晨
祈福文化值得张扬
虽然习的是雕塑,但从小在传统书画艺术环境中耳濡目染的朱晨,书法功力不俗。昨天,在美院的工作室里,他提笔、沾墨、书写,每个步骤都完成得沉静而专注。“新年送福,是在张扬一种祈福文化,在今天的都市环境中特别有意义。”朱晨这样说。(2211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