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刘芳)去年本市绝大部分区县在开发区工业招商中首次设定了“单位面积投入”指标,不达标的项目一律否决,以求在节约用地的同时,多引进一些大投入、大产出的项目。市工业促进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本市工业用地投资密度达到了每公顷3010万元,引资质量明显提高。
| |
顺义区是最早以“单位面积投入”指标来筛选工业项目的区县,并为此制定了《顺义区工业开发区(二三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节约土地和资源的意见》。依据《意见》,入驻天竺出口加工区这一国家级开发区及林河工业区、空港工业区这两个市级开发区的项目,每公顷固定资产投资密度均不得低于3000万元;入驻高丽营金马工业区等区级开发区的项目,每公顷投资密度不得低于1500万元。而房山区除要求开发区工业用地每公顷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外,还要求单个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000万元。
“单位面积投入”指标的引入,在提高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新引入项目的质量。据了解,去年本市新上马的项目中,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就有北京现代第二生产厂区暨研发中心、北京福田与美国康明斯公司发动机合资、富士康三期等十多个。RJ042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