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市山厦医院医生护士头戴钢盔上班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医院后了解到,在烟台有关医生挨打的事件也并不鲜见,不少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暴力袭医事件。
医生成了挨打对象
“以前医生很受人尊敬,现在有时上班却打怵,生怕不知什么时候拳头抡到自己身上。
| |
事例一:烟台山医院急诊科孙大夫,在为一名切菜切掉左手小指的女青年诊治时,遭到其丈夫姜某的寻衅滋事和殴打,致使孙大夫眼镜破碎,脸部受伤,妨碍继续为病人诊治。直到110民警赶到,秩序才得以恢复。孙大夫捂着被打的脸,十分委屈和窝火,因为已不是他挨的第一次“冤枉揍”了。
事例二:去年11月,107医院5名医务工作者被一病人家属纠集的歹徒打伤后,病人亲属解释,打医生主要是因为医生没有及时赶到病人家里抢救,“病人病得那么重,能不上火?”
这位男子还把殴打医生说成是“双方打架”。但据警方调查证实,当时医生正焦急地等待病人家属带路,突然来了两辆轿车,先是用大灯照着救护车,接着一司机下来喊医生的名字,然后就是一顿暴打。
事例三:牟平区居民车某因为牙疼,到附近镇上的医院看病。值班医生及时打电话给医院唯一一名牙医。牙医赶到医院后,车某以医生来晚为由与其发生争吵,恰好被前来医院看望病人的朋友初某看见。为替车某解气,初某将医生一顿暴打,致人重伤。
记者从市区几家大医院了解到,去年一年,患者谩骂和殴打大夫的事件每家都达数十起。不少患者特别是家属,因对医生的诊治方案不满,有的谩骂侮辱,有的打碎玻璃、到治疗室滋事。夏季事件最多,多数人是酒后滋事。
几乎所有医院都规定,大夫不得以任何理由与患者争吵或打架。为了安抚受辱或被打的大夫,医院只好给他们发放“委屈奖”。采访中,不少大夫流露出担忧和无奈,并对此心有余悸。
医生没了安全感
记者调查得知,虽然我市多数袭医事件并未给被袭医生造成很严重的身体伤害,但还是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不少医务人员缺乏安全感,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些医生向记者反映,由于很多袭医行为几乎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大的伤害,取证工作十分困难,处理起来也很棘手,事情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客观上造成“打了白打”。
“以前感觉做个医生挺受人尊重的,现在不知怎么着,很多人不信任我们,有的人甚至是仇恨我们。我们急诊中心几乎每天都有医生和护士遭到无理谩骂甚至殴打,几乎每个医护人员都有过此类遭遇。”毓璜顶医院急诊中心王大夫介绍。
据了解,各大医院的急诊室是袭医事件的高发地区。王大夫说:“一次,一位患者家属因挂号不排队被医生劝阻,该家属竟然将啤酒瓶砸到医生头上。一些酗酒就诊者肆意对医务人员进行侮辱、打骂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烟台山医院急救中心的一名医生也是满腹苦水:“某些患者或患者家属不理解医院的一些常规抢救程序,经常大动肝火,拿医生‘开练’。”
近些年,儿科也成为“袭医”现象的频发地。某医院的儿科主任说:“在儿科,几乎每个医生护士都挨过小患者家长的打骂。”这种现象在我市各医院都很普遍的。这位主任还说,儿科医生护士被打现象严重与儿科的治疗对象是独生子女有关。一个小患者生病了,就有几个大人陪着上医院。护士打点滴如果扎针不成功就要挨打;孩子有病处置时痛,一些家长一着急就找护士、医生的茬。
缺乏有效沟通是袭医主因
“医患双方缺乏沟通以及地位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等是导致暴力袭医频发的重要原因。”港城某医院院长认为。
相关专家分析,医生被打事件之所以频繁发生,主要是因为医患双方沟通不足。比如,患者对医院期望过高,希望医生短时间能治好病,再加上有时医疗条件不能满足,一旦希望落空,不可避免地引发医患矛盾;医疗费用的增长与患者的经济承受力之间发生矛盾时,患者往往把原因归咎于医院,进一步迁怒于医生。
现有的医学模式,患者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即使医生按最佳方案进行了治疗,但因为与患者的认识发生偏差,也很容易造成误会。在医疗服务中,是否需要检查,做哪些检查,是否需要用药及用药的品种、剂型、剂量、配比、给药次数和方法等都由医生决定的,患者只能无条件服从。同时病历、处方、医嘱单、手术记录等都由医院和医生保管,患者一般很难查到。正是这种地位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等疏远了医患双方的距离,让双方缺乏沟通。另一方面,医院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和诊断治疗规程。医生是根据医学知识和自己的临床经验为患者进行诊疗,可多数患者缺乏相应的医学常识,当患者对医生的某些做法提出质疑时,医生说深了患者未必明白,说浅了又很难说清道理。为了不耽误治疗,医生就有可能在未完全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的情况下便进行诊治。这加剧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感,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就有可能产生暴力行为。
当然,个别医生因医德沦丧自食其果,也是原因之一。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白衣天使变得冷漠、贪婪,白大褂只是一张遮掩的外套,在患者眼中他们已经不再圣洁。
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患者或患者家属打医生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影响了医患关系,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毓璜顶医院于大夫说,“对被打的医生来说,再克制也会觉得委屈,肯定会影响临床工作,不能集中精力治疗;对其他医务人员来说,也会因此而心理不平衡,并会与患者保持距离,反而不利于患者的诊治。”
一些被打的医务人员说,医生希望得到病人的理解和尊重,至少不能影响正常工作。他们都表示,殴打医生不仅影响医疗秩序,也影响了医生的从业积极性,客观上等于侵害了其他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调查中,殴打医生的肇事者大多强调医生的工作态度不够耐心细致,医疗费用偏高,医疗质量却不高;医院则认为不少患者属于故意滋事。那么,究竟有没有可行的法律法规去保障医生的人身安全呢?
律师陈文胜认为,医患矛盾要真正解决,除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外,还要靠可行的法律法规去保障、约束和规范。
对于执业医师的人身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医院保卫工作的通知》也对保护医院、医生的合法执业权利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编辑:傅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