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市场的集聚效应
这两人之所以被吸引过来,首先是刘炎村公路拉通后交通方便,同时,服务非常到位。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里做生意很愉快。”虽然刘炎村只有270户人家,但市场旁边就有餐馆、招待所,而且服务到位。在“李司令”的带动下,村民对客商都非常尊重,尽可能提供各种方便,记者在刘炎村就看见许斌开着李元成的私车到处跑。
对于一个城郊的农村,这些变化并不奇怪,但是刘炎村即便是距镇中心也有六七公里,与县城就更搭不上边。它的意义在于:一个没有资源的远郊山区农村是如何繁荣的?
刘炎村村委会委员李志强说,刘炎村这些年的变化,都与大规模的硬件投入相关,而这500多万元的投入,除了李元成自身的积蓄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李元成四处“化缘”而来,几乎都是无偿的。
比如柑桔大市场项目,前期建设投入70万元左右,都是李元成出资。建成后,五个经营者按照经营流动资金比例分占六股,其中李元成占两股,但前期70万投入并没有计算成股份。李志强介绍说,2006年市场的经营仍是亏损的,每个股东损失2万左右。但是,这个市场意义在于产业龙头作用,在市场带动下,周边村镇的柑桔销售向刘炎村集中,各农户纷纷建立自有仓库。在市场500米远的地方,一个其他村民投资的新柑桔市场也已建起来。因此,刘炎村柑桔走向不愁销售的局面,受益者首先是果农。2005年,村民因柑桔销售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而2006年形势更加好。“突破7000元应该没问题。”退休教师、刘炎村理事会会长李文成说。
目前,刘炎村以村部为中心,前面为拥有健身设施的街心公园,后面为村小学,两边是村民住宅。但在五年前,这里都是荒山。李元成先是花30万建起村部楼房,然后将周边土地用推土机推平,挖好地基,请村民到此建房,并给每户免费提供预制板。如此这番,才有今天的小集市气派。
退休官员可以做什么?
1月16日,常德市举办的“常德十大新闻事件、十大新闻人物”揭晓晚会上,李元成当选十大新闻人物,刘炎村举办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当选“十大新闻事件”,这是全国第一个由农民自主召开的新农村建设研讨会。
领奖时,李元成说:“退休的时候我才50多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将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第二战场!”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责任编辑:rong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