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精神”始于80年代中后期老女足的第一次腾飞,即使在训练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那段岁月里,姑娘们在英德也同样拥有娱乐,比如至今孙雯还念念不忘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小芳》,还有英德基地里那个名叫“小芳”的广东小伙儿。
| |
20日上午9点,老玫瑰时隔多年后走进了英德基地。昔日的泥土地已经铺设成水泥路面,20年前她们住的仓
库也已经变成基地食堂,光洁的地砖甚至让人不忍踩踏……虽然旧貌换新颜,但每一位老将都像这里的主人一样,远远甩开了向导奔进自己少女时代挥洒汗水的这片神奇的粤北土地……站到高处,韦海英指着不远处的那片球场,跟身边的恩师商瑞华诉苦:“1988年我就是在这里被你罚着跑圈,那时我才16岁啊!”商瑞华微笑道:“我记得,那时你还不停地哭鼻子,谁让你不懂事啊,其实我也心疼。”
英德基地里面悬挂的很多照片都极具历史价值,在其中的一张合影中,打入第一届女足世界杯首粒进球的马莉、以及第一代国脚张红红都在其中,当时只有16岁的孙雯更是一脸稚气,笑得天真烂漫。站在照片前的孙雯也笑了,她自嘲地说:“唉,想当初多精致的小女孩啊,居然让足球给摧残成现在这样了……”
孙雯第一次来英德是1989年初,不过,最初听说要到英德集训时,孙雯还相当兴奋,“我以为到英德,是去英国和德国呢!没想到是在一个山沟沟里。”孙雯笑着回忆说。虽然来到这里看到条件很艰苦,住的是仓库,吃的是红薯,炒土豆丝属于改善伙食,但对时年16岁的孙雯而言,到英德最大的好处是“从梯队进入一队的标志”。因为只有进入一线队,才有资格进驻英德。商瑞华也正是在这里发现了少年孙雯,并且把她选进国家队。
感性的孙雯也许不想再陷入更多忆苦过程而让自己愁肠百结,她四处询问着“小芳在哪里?”原来,20年前在英德基地训练时,由于没有锅炉烧洗澡水,孙雯她们每次训练后都要喊这位名叫小芳的小伙子放水。
“水源在基地3公里以外的山头上,是温泉水,训练后我们都会在这边喊小芳的名字,然后他就会回应知道了,把水闸打开,我们就有洗澡水了。”尽管回忆时孙雯神情满是对昔日温泉的向往,但别的老将告诉记者,“因为距离太远,等温泉流到基地的时候,水已经凉了……”
离开基地时,门卫室里一个老人拦住了范运杰等几名老将,拿出了自己的相册给她们看。虽然他把范运杰认成了“赵利红”,但当范运杰说出自己的名字时,老人兴奋地叫到:“我想起来了,我怎么会忘了你呢,当时就是你总给我带火腿肠,那时你们河南的火腿肠可真好吃啊……”
这位姓吴的老人已经在英德基地工作了20年,当时他不曾想过成天在泥土里滚爬摔练出的踢球姑娘,会成为享誉世界的铿锵玫瑰;更没有想到,在1996年送走了最后一批在这里集训的女足少年队后,居然在这里空等了10年。这其间因为昆明、梧州等基地条件更好,英德基地在竞争中渐渐失势,最近十年已经没有女足球队来这里训练。老吴说,他还愿意在这里守候,因为从前能在这片山沟里飞出金凤凰,往后还会再有新的凤凰从这里飞出。
足协女子部主任张建强给老吴带来的好消息。在当天进行的座谈会上,足协与英德方面达成协议,将会从今年起恢复在英德进行的女足集训,老吴的梦想还有实现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