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斌:2007的理财密码
李小萌: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新年伊始,很多事情需要重新去计划,去规划,有人说现在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家里已经有的和即将挣来的那些钱该怎么样去照看它们,一句话讲的是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但是你理财了,财就真的会理你吗?
(短片)最近,不少人发现过去被一些金融专业人士关注的话题正成为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基金、股票、A股、B股、H股、信贷等等正成为百姓的口头禅。
另外一个词“基金”,虽然早就有,但却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民众熟悉,最高甚至达300%的收益率,让百姓投资者更加疯狂,在网络上搜索基金,这个曾经波澜不惊的词,现在的条数已经达到了近500万条。
此外,不少人买房子不再仅仅是居住,投资成为不少人买房的主要目的。2006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同时人民币也在小幅升值。一系列的金融等举措,让人们对于关心的理财领域的话题也更加关注。
股票、基金、房产三大龙头使2006年冬天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人们对投资和理财的热衷程度前所未有,理财这个词也再一次高频率地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
面对花样繁多的投资和理财形式,让不少人人眼渐迷?我们需不需要理财?怎样理财才是合理的方式?投资理财又容易走进哪些误区?人们又该如何做才能安全地“钱生钱”,做到保值增值?
李小萌:今天我们请到一位专家,听听他是怎么给我们提建议的,我们请到的就是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先生,欢迎您。
刘彦斌:您好。
李小萌:您首先给我们破一下题,理财这两个字该怎么去理解?
刘彦斌:让老百姓容易理解一点叫挣钱、管钱、花钱。
李小萌:听着挺简单的。
刘彦斌:非常简单。现在老百姓兜里有钱了,人人都想过上好日子,尤其是今年股票市场这么好,最主要的一种投资工具,股票市场去年指数涨了一倍多,在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理财,买股票,买基金。
李小萌:理财这两个字火起来,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们的钱包鼓了。
刘彦斌:对,因为有财富效应。到2004年下半年的时候我就看到媒体、金融机构基本上属于言必称理财,所有的银行产品,保险公司的产品,以前都不叫理财的,现在换一个身份出来都叫理财产品,其实也对。
李小萌:人们刚刚接受这个概念的时候,您所听到的一些对于理财的错误理解都有什么?
刘彦斌:听到最多的老百姓对理财认识的这种误区就是,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儿,很多人说我手里没钱,我怎么理财?有钱人才去理财。某种程度上讲是对的,所以我们来给年轻人讲的时候,你手里现在没钱,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应该先从攒钱开始,收入像河流,财富像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去的水,只要剩下的才是你的财,如果你都是月月光、月光族,那你有什么财可理,所以说我讲年轻人一定从攒钱开始。
李小萌:等一下,您刚才讲的第一个错误观念是认为只有富人才跟理财沾边,我们穷人不沾边,穷人是不是跟理财有关系呢?
刘彦斌:我觉得有关系,人人都需要理财,因为人活一辈子,两件事你肯定躲不开,一个是死亡,一个是纳税,一个人都要纳税,一辈子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都离不开钱。
李小萌:另外我们也听到一些,还有人对理财的理解是这样的,比方说理财就是储蓄,或者理财其实就是投机。
刘彦斌:投机这个东西好像在中国变成一个贬义词,我觉得投机至少应该是个中性词,储蓄也是理财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以前由于中国金融理财这种渠道窄,而且主要的个原因就是说中国老百姓缺乏理财知识,所以可能会从安全这个角度讲,他会把钱都存到银行里去。大学里基本没有财务教育,一旦你走上工作岗位,自己独立去生活的时候,怎么来处理财务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种东西。
李小萌:像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谈钱、不爱钱,才是好孩子。
刘彦斌:我觉得你不爱钱,钱不爱你,就像你刚才讲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换句话说,你不爱钱钱不爱你,就是说你对金钱没有爱好,不去喜欢它,它就不会来到你的身边。
李小萌:那不都变成财迷了?
刘彦斌:可能我们从小讲的是一把财迷说起来,可能就跟葛朗台什么挂在一起,这个人财迷心窍,其实我觉得不是什么不好的词,一定是你这辈子想过上好的生活,一定是离不开钱的,所以我跟年轻人讲,光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我看国外报道也是,包括中国也是,很多夫妻之间这种纠纷是因为财务问题引起的,不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至少我觉得同样的夫妻之间的感情,如果有钱生活会更好,我是这么认为的。
李小萌:还有人说只要理财就可能会暴富,比如说你每天拿出两块钱去储蓄,50年之后成为百万富翁是没问题的,这是神话吗?还是确实如此?
刘彦斌:这不是神话,你刚才说暴富这个提法,是社会上对理财的一大误区,在给老百姓讲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讲理财不是为了发财,理财为了是做到未雨绸缪,让你挣的财务平稳,而不是为了发财,太多的人是为了把理财跟发财连在一起了,你要想发财,应该去理好财,要不好好去理财,你不会发财。我们看到周围很多富人,比如说像黄光裕这样的,好像一夜之间从地底下蹦出了很多富人,他后边的那种艰辛的历程你都没有看见。
[1][2][3][4][下一页] |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