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素娟)春节临近,全场5折、特价29元等广告牌又开始飘满了椰城,平时不打折的产品,也难得伸出了打折的牌子,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此物非彼物,部分特价、打折的服装并非是专卖店的产品。
一向喜欢到专卖店买衣服的杜小姐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在海口海秀东路逛街时,发现一款毛衣只售78元。
| |
22日,记者来到了海口海秀东路、解放路专卖店一条街,看到很多打出全场5折、部分产品特价、全场29元起等广告牌醒目地悬挂在专卖店外。在一家专卖店里,一款休闲外套打折过后只售69元,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选购。记者查看了一下标签发现,该外套并非是专卖店的服装。有的服装甚至连标签都没有。记者逛了几家专卖店发现,专卖店“鱼目混珠”的情况还不少,混杂在专卖店里的杂牌服装在样式、面料及设计风格上与专卖店的服装很相似,如果不仔细查看,很容易混淆。
专卖店里混卖杂牌服装是否属欺诈行为呢?海口工商局法制科的汪科长向记者介绍,是否是专卖店还看商家签定的特许经营协议,有的是独家代理,有的则是约定部分代理。但只要不售假、不超过经营范围,都不属于违法行为。目前我省还没有规定专卖店只能允许卖一个品牌的服装,但如果打着专卖店的牌子,却销售其他牌子的服装就可能涉嫌欺诈了。所以消费者在专卖店购买服装时,要看清品牌,以免商家“挂羊头卖狗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