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水市兴隆乡徐家店集镇中央,一栋高出周围房屋半截的明清风格的戏楼很是醒目。多少年来,没有人记得这个古老的戏台上演出了多少个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但如今在徐家店,老少爷们都认识一个会唱戏的老汉熊传旺。前不久,我们见到了戏班子中的台柱子—年近花甲的熊传旺老汉。
| |
徐家店人最先演的是应山楚剧,大概源于明清时代,徐家店由于处于随应交界处,在明清时期就自然形成了集市,商业的文明催生了戏剧文化的发展,徐家店班驳而古老的戏楼便是明证。在电影电视还没有出现的年代,一座戏楼几乎就代表了乡里人业余生活的全部,熊传旺老汉就是兴隆乡的明星人物。
今年58岁的熊传旺身板很结实,3个儿子已长大成人。在外打工。老两口种了2亩多责任田,另外在集镇上炸油条,一年毛收入大概七八千。熊老汉说他学戏主要受其二姐的影响,已70多岁的二姐在解放前就跟戏班子学艺,如今退休在黄石。
出生于贫农家庭的熊传旺说,是共产党的土改使他翻了身。“文革”时期,他们的唱戏生涯达到颠峰,演出很红火,《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每年都在县城的会演调演中出尽了风头。熊老汉最得意的还是他们自编、改编、自导自演的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戏曲节目,如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他们自编自演《节约罐》,获得了全县一等奖。大修水利时期,他们自编自演《四个婆婆过遂洞》在河堤上巡回演出。八十年代,他们自编自演《送肥记》,被邀请到河南信阳、孝感、随州等地演出,一般一个地方一演就是一个星期。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戏剧自然失去了可很多市场,但每年春节都要自发地捐款邀请外地和本乡的戏班子来乐一乐。
如今戏演得少了,但说唱艺术已融入到熊传旺老人的生命中去了。夏天的晚饭后,老人准时来到学校门口的一块空地,一个人自编自演说书,不光是老人们喜欢来听,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们没事也来听听。最近,老人的说唱也“与时俱进”,自编自演了好几个宣传计划生育文明新风小段子,比如《儿子姑娘一样好》、《张家姑娘心眼细》等。
我们临走的时候,熊传旺临时邀来五位老人表演了一场折子戏—— 《薛仁贵大破锁阳城》。不一会,小小的场子边热闹起来:邻近闻风赶来的大人小伢们把五个人的戏班子围得水泄不通,观众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看。五个人,一场古戏,古老的故事在戏台上演, 熊老汉的说唱技艺还将在纯朴的山村传续……
作者单位: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