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嘉定暂养基地接受“重症监护”的巨型中华鲟,伤势牵动着不少读者的心。“它现在已能游动,受重伤的尾巴也摆起来了。”上海水产大学生命学院杨先乐教授昨天高兴地告诉记者。
一点点生机显露
19日晚,遍体鳞伤的中华鲟经历了30多个小时的颠簸,被安全送抵嘉定区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暂养基地。
| |
“刚到基地时,中华鲟状态很不好,别说游泳,连动都不能动一下。”杨教授说。中华鲟内外伤俱全,尤其是尾部的外伤最重,大面积刮伤流血,有感染危险。
由五六位专家组成的“特别救护组”日夜轮流守护,一面给它“吊盐水”——注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一面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这条中华鲟也一点一点显示出生机。“它不仅能游泳,摆尾率也大大增加了。现在,把它翻转过来,它会自己翻身了。”杨先乐说。
一个个谜团待解
如今,这位稀客的身上还有很多谜团待解。它究竟是溯流而上去产卵呢,还是产完卵后返回?“如果是前者的话,对于恢复将更有利些,因为‘产妇’的体质终究差些。”杨教授说,这个疑问,还要等待过些天前来的专家分析其性腺发育状况后才能解开。
受伤的中华鲟是否已真正脱离生命危险?专家说还要再观察半个月。适应养殖基地这个“新家”对它也是考验。
一张张鳗网密布
现在是捕鳗季节,这条中华鲟正是在崇明横沙水域不慎撞进捕鳗渔网才遭此厄运。“长江边的鳗网太密了,对中华鲟的威胁越来越大。”杨先乐非常担忧,“没准同样的事明天还会发生。”
中华鲟是典型的海河洄游型鱼类,在长江出生,在海里长大,成年后每年10-11月从入海口进入长江,沿着长江上溯几千公里,在长江上游江段产卵。
“渔网设置必须要有规范,尤其是在中华鲟出没的地方要特别小心。而对于渔民,也要普及相关的动物保护知识,误捕到中华鲟后,要及时放生。”杨先乐指出。本报记者钱滢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