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孕港生”成热潮
2006年的12月24日早晨,福建泉州来的晓敏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内生下女儿。病床边的不是丈夫、妈妈,而是香港月嫂吴太太。虽然精心策划了整个赴港生产计划,但人算不如天算,因为没有掐准预产期,丈夫的旅游签证转眼到期,不得不在23日匆匆离开,女儿现在还看不到爸爸。
| |
这是近来媒体上关于内地孕妇赴港生产的一例报道。不过,像晓敏的女儿这样“内孕港生”的孩子,只是2006年的万分之一。
据香港医管局统计,近年内地妇女在港产下的婴儿数目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3600人急升至2005年的8800人,2006年上半年更激增至11716人。而6年前,这个数目仅为460名。
近年内地放宽多个省市居民申请“个人游”来港观光后,许多内地孕妇来港产子。不过,不少香港媒体认为“内孕港生”成热潮与5年多以前的一宗判例直接相关。
在2001年7月的“庄丰源案”中,为了确定庄丰源小朋友是否可以享有香港人身份和福利,终审法院审查了在港出生、但父母均非香港居民的内地儿童数。当时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回归后43个月的有关出生人数为1991人,因此负责此案的所有法官一致认为,这个数字不足以对社会及人口有任何重大影响,从而确立了庄丰源的港人身份。因为香港适用的是判例法,故而此案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
“港生”的诱惑
那么,“香港产子”的吸引力来自哪里呢?
享有香港人的身份和福利,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诱因。根据《基本法》规定,内地父母在香港生下的孩子,都可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可以享受9年免费教育及各种社会福利,这些儿童满18岁后,还可以申请让在中国内地的父母来港定居。
一位来港产子的广东孕妇说:“在香港生育的表面费用并不低,不过综合尤其是长远来看,能获得香港身份证的收益仍十分可观。特别是,内地相对竞争压力比较大,而香港那边,找到一份能维持生计的工作并不算太难。香港挣钱,内地消费,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多花一些钱也值得。”
当然,“内孕港生”现象的出现原因相当复杂,来港产子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也有的孕妇是为了避免受到内地一孩政策的限制。还有的孕妇则是为了享受香港的医疗服务。
有评论说,内地不断攀升的生育费也是“港生”现象产生的外因之一。据统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里,生一个孩子的费用已由当初的四五十元一路飞涨为时下的五六千元,增长100倍以上。而且,内地在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也的确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比之下,在香港生产的“性价比”就无形中提高了。
“港生”引发“烦恼”
虽然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内地孕妇香港产子是基本人权,然而,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生育低潮之后,“内孕港生”孩子的激增还是让香港的医疗体系面临考验。
“产妇人数大幅增长及滥用急诊服务是我们最头疼的两个问题。”香港医管局主席胡定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香港医管局测算,公立医院现有的产床,每年最多也就能处理3.9万宗分娩个案。而一项就香港孕妇对产科服务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九受访者认为,担心当要使用公立医院孕妇服务时会额满,不能得到服务。内地产妇的激增,已经在香港引发了“床位大战”。
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学系教授梁子昂也表示,按照香港的法律,公立医院的急诊是属于公共福利之一,每天的收费只有100港元,包含了所有的床位、餐饮及护士医生的费用。于是,有相当多内地孕妇在临盆的当天或是前一天才到医院的急诊室就诊。“而且,有些内地孕妇没有作产前检查,这不仅使得生育的风险大大增加,也令一线的医护人员压力大增。”
除了占用医疗资源的问题,香港卫生福利局的资料还显示,过去5年被拖欠3亿多医疗费中,有相当部分是内地孕妇拖欠的生子费用。随着内地孕妇来港产子人数的增加,产子后欠费的个案亦有上升。
还有学者担心,绝大部分“内孕港生”的孩子将返回内地抚养,特区政府无法掌握,难以制订准确的人口政策,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教育、就业和福利等问题。
港府出招限制
“内孕港生”的激增的确给香港社会带来了一些“烦恼”,关于是否限止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讨论也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近来,香港特区政府表示,不会禁止内地孕妇来港生产,但是会出台相应限制措施。在一系列限制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新政”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大幅调升她们在香港的生产费用。
从2007年起,香港公立医院的内地产妇分娩套餐(包括2晚3天的住院护理和接生服务),由原来2万港元,增至3.9万港元,未作产前检查者再加9000港元,即最高4.8万港元,增幅达1.4倍。
此外,1月16日,港府又宣布,要求大约怀孕7个月的内地孕妇提供香港医院的预约诊证证明,否则可能拒绝她们入境,2月1日生效。港府亦会派出医护人员在入境口岸驻守,判别孕妇怀孕周数。
换言之,内地孕妇必须在怀孕初期来港进行检查及预约登记,不可以如现在般,在临盆前领取7日旅游签证入境。而孕妇在香港公立医院或者私家医院预约产前或者床位服务时,亦需要先缴付分娩的按金。
“港生”还需理智
新措施是否能让“港生”热潮降温?新措施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港生”热潮带来的“烦恼”?各方观点也不尽相同。
香港理工大学一位学者认为,新措施对缓解内地孕妇赴港生子激增带来的医疗资源紧缺、产妇婴儿安全问题以及拖欠费用等问题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长远来讲,单靠加费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香港入境处有官员担忧新政策在具体操作层面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例如不慎误将体形较肥胖的内地旅客误认为是孕妇,就可能会引起不满和投诉。
一港民发表评论表示,“港生”现象出现原因复杂,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在本地和内地孕妇生产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先想办法增加助产士,纾缓公立医院妇产科人手不足的现况,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
内地也有社会学者提醒说,如果内地的准父母们能更理智地评估“港生”能给孩子的实际利益,将有助于给“港生”降温。如果单纯为孩子取得一个香港“户籍”却在内地养育,意义并不大。一是如果在内地成长,因为属于香港居民,不能享受内地的9年义务教育,需要支出借读费。二是即便今后孩子回港,也会面临巨大的社会、文化和节奏差异,难以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