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泥)昨日召开的全市财政工作会议透露,2007年,除了实现财政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之外,我市财政部门将立足对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关注民生民情,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惠民实事工作重点,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
| |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国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财政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体制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历史隐患基本消除,财政改革逐步深化,理财思路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效益显著等方面。同时他强调,在保障厦门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财政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财政工作今后要继续在定位、转型、规范、效益、队伍五个方面下工夫。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07年,我市财政总收入预计将达到319.1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67.3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3%。市财政局局长黄强表示,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07年全市支出初步预算安排172.46亿元,市级支出初步预算111.12亿元。黄强表示,今年,财政将合理统筹资金,加大惠民投入,以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乡群众安居乐业。
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根据会议的部署,2007年,财政部门将着力保障政权运转、公共卫生、农科教等重点支出,确保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完善义务教育体系,在全国率先彻底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新建、扩建一批中小学,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办学校的保障范围,实现全民义务教育。
同时,财政也将加大老城区的道路整治、清淤排洪、环境绿化、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大新建城区公共设施的建设,不断强化功能的完善,力争建成一片配套一片;不断完善消防装备建设,提高抗灾减灾和保护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2007年,在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管理水平,探索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新体制,研究解决如何扩大失业保险金支出范围的同时,财政部门还将落实新出台的城镇居民和儿童医疗保险实施前的征收管理和待遇发放准备工作;合理调整参保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报销金额;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政策支撑体系和监管办法,加大医院财政财务改革和监管力度,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优抚安置和城乡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财政部门将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支持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厦门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尽快启动建设,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的对台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一全市农村低保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