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面对面
在线人物
杨元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
杨元元是我国第一个飞行员出身的民航总局局长,2005年因为对民航发展的卓越贡献而被国际航协授予“世界航空杰出领导人奖”。
| |
(梁伟 摄)
他是我国第一个飞行员出身的民航总局局长,天空寄托着他永远的梦想,今年元旦他还依然驾机执飞航班;他带领中国民航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凭着探索者的勇气、改革者的韬略,坚韧地将民航改革推向纵深;他十六岁参军当上飞行学员,一路踏实前行,视飞行安全为至重、放百姓利益于心间;他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也有着广阔的全球视野。
他,就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杨元元。这位在中国民航转型期执掌帅印的领军人物,如何看待中国民航的改革与开放,如何突破民航快速发展中遭遇的瓶颈,如何规划中国民航的未来……昨天,记者就这些话题,与来厦参加厦航“金鹰杯”“三连贯”颁奖大会的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进行了交流。
关于民航业改革
竞争激发大活力
记者:您上任之后大刀阔斧推行民航改革,在“航空运输市场开放”、“外资、民营资本投资民航业”、“票价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务实的工作,使得中国民航业在短短几年间快速发展。请问,您为什么要冒风险强力推进这一系列的重大改革?
杨元元:客观地说,长期以来民航这个行业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国家控制较严的一个行业。以前完全是按照军队的要求来运行的,这在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是,现在中国民航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天空,一个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与其一味保守躲闪,不如主动锻造自己的能力,使行业有实力面对国际挑战,并学会和习惯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我认为,民航业改革开放的力度还要加大,必须要引入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激发活力。所以,我们以实际行动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我们向国际航空市场展现出了更开放的姿态,我们推行票价改革,我们酝酿在中航油、中航材这些航空服务保障企业中引入竞争打破垄断经营……
我做飞行员时的理想是飞遍全世界,现在,我的理想是让中国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驰骋天空是一门艺术,改革更是一门艺术。就像驾驶飞机一样,中国民航业的改革不仅需要魄力和胆量,更要有持久的恒心、耐心和创造力!
关于民航业开放
必须直面的现实
记者:既然是改革,可能会引发争议,您如何看待争议?您认为目前中国民航业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杨元元:争议是正常的,有些事情争议大,反而证明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关键在于一个度的把握。民航业具有国际性强、专业性强、系统性强和准军事性强的特点,所以,这个行业的改革与开放应该适时推进,但不能要求一步到位,要合理评估改革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既要平衡公众、行业和国家的利益,又要使行业在竞争中发展。我认为,目前中国民航业的改革与开放,从整体上是合适的,把握好了一定的度,当然还需要下大力气。
记者:对于目前民航业比较热门的问题:比如,票价改革、飞行员流动、航权开放,您的态度如何?
杨元元:我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就是务实和开放。先说票价改革,有折扣是好事,不能要求都是一个价格。让更多的老百姓坐上飞机是我的梦想。曾有一个时期为了整顿票价市场,民航总局推出禁折令。我上任后根据民航发展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调研后提出调整“禁折令”,推行票价改革,主要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十五”期间,从全行业的数据看,座公里收入即每个飞机座位每公里收入都在逐年递增,旅客平均增长量为16%,比“九五”期间翻了4倍。从数字上看,票价改革不仅拉动了航空公司的收入,也拉动了旅客运输量的增长。
再说飞行员的流动,我认为这是民航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随着市场开放、各类资本的进入、劳动合同法规的完善,飞行员流动是正常的。当然,飞行员是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特殊团队,对于安全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是能够协调的。有人曾建议下一道命令,一律卡死,禁止流动。我不这么认为。合理的流动是可以的,但必须规范有序。
航权开放是中国民航业必须直面的现实。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航的全球排名仅为第37位,我们在与其他国家的航权谈判中,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保护本国航空企业的利益。然而,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运输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再签订航权协议,必将直面“开放”的问题。在这个形势下,我们根据中国民航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根据中央倡导的“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指导原则,渐进地、逐步地开放我们的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一味保守地守护我们的航权,对民航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利。
关于厦航发展
增资扩股是一种必然
记者:作为民航总局的领导,您如何评价厦航?对于未来厦航的发展,比如增资扩股,是吸纳民间资本还是引进外资等,您有何建议?
杨元元:厦航是改革开放以来成立的第一家按企业化运作的航空公司,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厦航成立22年来,走过了非常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它8次获得安全奖杯,两次获得“三连贯”,相当了不起。同时,厦航实现了连续20年的盈利,属于行业领先团队之一。我希望国内能多一些像厦航这样安全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民航企业。
厦航正处在发展的快车道,增资扩股是一种必然。至于引进何种资本,根据中国这么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并没有定势,关键取决于厦航本身。比如,近几年我们批了不少民间资本的航空公司,有经营较好的,也有遇到暂时困难的;国外航空公司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但是国内的航空公司由于在收益管理系统方面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航空公司合作也需要一个磨合阶段。
记者:厦门处于两岸交流的口岸,您对于两岸民航业的交流有何期许?
杨元元:厦门是两岸交流的口岸,也是两岸节日包机的航点,厦航应该发挥这一区位优势,为两岸的民航交流作出贡献。我对于两岸民航业的交流是乐见其成的。对于两岸包机的节日化、周末化和常态化,我们按照中央的精神,正在努力推进。我认为两岸民航业的交流应该更直接,尽量缩短两岸旅客的乘机时间,把更大的便利带给海峡两岸的同胞。本报记者孙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