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观点
要对食品安全有信心省政协委员顾庆筑(原省质监局副局长)
目前国家已对肉、奶、粮等28类食品进行了QS(生产许可证)管理,以后还将扩大到对所有食品的监管。一般来说,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生产的食品,在质量上还是有保障的。
国家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历来十分重视,由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药监等部门,对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具体到质监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要求严格按标准生产,一些手工加工食品如豆制品等食品的生产标准已在制定之中。食品添加剂要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严禁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食用原料如苏丹红等,一律不许在食品中使用,一经发现则予重处。
大家要对食品安全有信心,近年来质监部门加大了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督,全省共有22个县设有食品检测中心。从今年起的5年内,省财政将给予6000万元的支持,用于食品生产的监督与检查、实验室的建设、改善执法装备等。食品的安全状况,会得到逐步改善。
保障食品安全刻不容缓省政协委员张爱华(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民以食为天,入口的食品是否安全、卫生,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也是最迷惑的问题。
目前我省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较之以前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问题犹在,由于相对落后的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我省食品工业还有大部分是传统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这些企业设备落后,生产条件差,自身管理水平低,食品源头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另外我省食品安全的认证制度不够健全,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不太完善,目前我省食品卫生监督监测设备落后、人员总量不足且总体素质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对于一些新发现安全问题的检测力不从心。
如何在全社会构筑起牢固的食品安全防护体系:首先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监测的科技水平,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安全关口;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提高市民对食品是否安全的鉴别能力。
餐馆老板的食品安全观
陈格路(卞氏菜根香总经理):保障食品安全重点是从源头开始。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首先要看销售方出示的《商标注册证》、《卫生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然后要查看销售方和生产方的《营业执照》、《产品质量检查报告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食品从源头上的安全。对于采购回来的原料,要求是肉类储品不得超过四天,蔬菜类必须当天处理,不能过夜。
王文礼(社区餐馆老板):就社区小饭馆而言,员工的个人卫生问题往往是薄弱环节,员工除必须具有健康证外,在着装上、管理上也必须统一要求,如佩戴厨帽、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等等。
周小姐(新雅风味园经理):要确保食品安全,对原材料的采购一定要多多注意,采购员除要具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外,也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采购经验,最好要了解近期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了解以便借鉴,才能把好头道关。
市民意见
顾恩业(公司职员):我很怀念小时候,那时,尽管食品的种类比较少,但吃什么都比较放心。而现在,经常要为食品的安全操心,希望不再为吃东西担忧的那一天能尽快到来。
王子兴(公司职员):我基本不敢买熟食吃,因为我不知道这种食品在未做熟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比如鸡翅,很难看出是否之前已经变质。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食品行业,让老百姓能吃得放心。
张运修(公务员):我们每天都与食品息息相关,食品安全问题一点不会比其他社会问题轻,希望所有经营食品的老板都要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希望政府部门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