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飞石索与链球运动(图)

  孟庆祯

  掷链球是奥运会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可增长力量,提高协调性和在高速度的旋转中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然而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00万年前,我国蓝田猿人时期。

  中国文学最早的原始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记载于《吴越春秋》,描写人类最早的狩猎活动场景,其中“飞土”被认为是用土块掷向猎物。诗歌的记载竟为掷链球这一奥运项目的历史考证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类文明是以生产工具的出现为源头的。
古猿在向人类进化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当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第一件生产工具——打制石器的同时也迈进了人类的门槛,得到了“人”的称号。

  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不同时期古人类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有一种石器格外引人注目——石球。

  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认为,它是远古时期人类狩猎的工具,在人类发展史占有重要的一页,并把石球定名为“飞石索”。

  部分出土石球的遗址

  经过我国几代古人类学者近80年的努力,一个个史前古人类遗址被发现,在不少遗址出土的石器中发现了石球。

  如:距今100万年前陕西蓝田公王岭和距今60万年前的陈家窝子出土的石器中除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手斧外,还发现有石球。

  山西芮城某遗址出土三件石球,其中一件以黑色石英岩为原料,呈球状,直径8.5厘米至9.5厘米,重1035克。从石球上打下来的石片甚小,不适于作为工具用。由此可以看出它不是生产石片剩下的石核,而是有意做成石球。

  周口店在距第一地点(猿人洞)之南约70米的第15地点发现一大一小两件石球,周边各面遗有鱼鳞状修疤,被有意加工成球形。大的石球直径8.7至9.6厘米,重853克,器身除存在少许围岩接触面外,均可见打钝的痕迹,打击点宽而集中,疤痕相交角最锐的为109°,最钝的为136°,夹角表明它不是加工石器剩下的石核。小的一件直径5.5厘米,重208克,除一面局部留有自然面外,其余各面有大而集中的打击点,大小不一的片疤有52个之多,仅比大的石球少一个片疤。这两件石球,优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的“球形器”,可称典型的石球。

  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发掘出的3600多件石制品中石球就有一百多件。贾兰坡先生分析这些石球:“①有许多用厚而平的砾石做成的,制造方法是沿着砾石两面的周围边缘对击,使它成为一种圆形器物。打击点虽然很清楚,但是被利用的台面和劈裂面之间的角度很大,一般都超过110°,最大者可达至130°。具有这样大角度的石核,不可能产生适用的石片,只能打下碎屑,但却连续打了多次。②这一类型石器的原料以石灰岩最多,闪长岩次之,其他如石英、绿色沙岩和石英岩则更少,石灰岩质软,闪长岩质粗,不适宜作为打制石片的用途。”是古人类有意识制成的石球。

  陕西省南郑县梁山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的石器有砍斫器、手镐、手斧、薄刃斧、球状器等,其中砍斫器和球状器是主要工具类型。球状器有正面体和多面体之分,前者可称为石球,多面体可称作球状器。

  甘肃泾川县旧石器晚期遗址,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石球是用锤击法打成的多面体,与蓝田、丁村发掘的石球接近。

  云南丽江旧石器晚期遗址,出土的22件石器中有5件石球。

  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旧石器中期遗址(该遗址系大约23万年前“北京人”后裔的一支溯永定河、桑干河返回泥河湾盆地,成为“许家窑”人),发掘出石球1073个,以脉石英、火成岩、变质岩为原料,这样多的石球构成了许家窑文化的显著特色。石球最大的重达1500克以上,直径超过10厘米;中等的在500克左右;最小的重量不足100克,直径在5厘米以下。有的石球制作得滚圆,有的是半成品和毛坯,清楚地显示出制作石球的全过程。贾兰坡先生分析,石球制作分三个步骤,首先是用石锤把砾石打击成粗略球状的多面体;然后再反转打击去掉边棱突角使它成为半成品;第三步是左右手各拿一个半成品用“对敲”的方法修理,把前两步打击时留下的片疤磕掉,成为滚圆的石球。这种制作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它代表了一种进步的工艺。因为在蓝田、丁村、周口店、丽江等处遗址发掘出的石球,只有前两步加工方法,而许家窑文化发明了对敲加工方法。这些石球无疑是古人类狩猎用于“飞石索”中的弹丸,最小的石球可用作飞石索上握在手中的扣环。

  广西西部百色盆地、广东南海西樵山、河南三门峡水沟、辽宁本溪庙后山、海城小孤山、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北郊乃莫板、青海贵南县齐家文化遗址、新疆疏附县阿克塔拉、山西霍县、曲沃县等遗址都发现石球,一般以石块敲砸成球形,通体浑圆,直径在8厘米至11厘米之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球类器多达567件,其中石球240件,陶球327件。

  从以上不完全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石球,通体浑圆,直径8厘米至11厘米,经过丁村、许家窑旧石器中期加工工艺的发展,一直沿用到新石器时代,而且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

  远古时期狩猎技术的重要革命

  从我国史前考古学得到证实,狩猎出现得相当早,但单凭狩猎,无法保证生活的需要,还要辅以采集。

  人类最初的狩猎工具是用手投掷捡来的天然石块,它与人类发展的历史一样悠久,一直保存了下来(如现代人捡石击物、投手榴弹、我国西北地区以石子击头羊指挥放牧等)。

  马克思指出:“手和前臂是人用来进行生存斗争的第一个工具,第一个武器,手臂和肩的肌肉是打击和投掷的动力。”试想远古时期,古人类为了生存,举着可作为矛的棍棒,边奔跑边向野兽投掷石块,追逐几天也打不到一只鹿,只捕获到鸟类、食虫目和啮齿类的小型动物。这一点在周口店第一地点(猿人洞)早期地层中多出土如刺猬、水鼯、蝙蝠、野兔、鸟类、仓鼠、田鼠等小型动物化石,而很少见大型动物化石可得到证实。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蛇虫……”会随时受到伤害,古人类处于明显的劣势。

  为了生存,为了提高石块射程和准确率,经过漫长的摸索,古人类终于打制出与经常使用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石器——石球。进而发明了“飞石索”用于狩猎,不但使获得小型动物的数量大增,还可猎到马、牛、鹿一类的大型动物,大大提高了狩猎效率。飞石索的出现,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石制箭头弓箭的狩猎工具相比,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远古时期狩猎工具发展的里程碑。

  (下转明日45版)

  历史是今天与昨天的对话,对话的主题总是“今天”提出的。科学是镶嵌在蔚蓝色苍穹里的星辰,闪耀着永恒的光辉。文学是记录历史与真理的载舟之水,那些青史黄卷,长夜孤灯,学问从来是寂寞的,做学问的人更应有梅花一样的气质品质。人与梅花一样清。

  请将您有关历史、科学、探寻真理的文章寄给我们。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20号新闻大厦7层北京晚报副刊孙小楠邮码:100734

  sunxn@bjd.com.c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石球 | 蓝田 | 贾兰坡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