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337年悠久历史的北京同仁堂,近年来在组建集团、股改上市、集团改制中,始终坚持用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型领导班子带动企业的发展,为“老字号”注入了新活力。
| |
“同仁堂之所以能持续健康发展,就在于我们完善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人治理和党工团组织的工作机制,构建了政治素质较高、内部合力较强、和谐向上的领导班子。”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田大方介绍,集团改制后,集团党委不再直接干预所属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以资本和产品为纽带对控股、参股子公司进行保值增值的战略管理。而集团公司的党工团组织仍然是其投资子公司的上级组织,但其领导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多的是从战略、程序、制度等宏观方面对子公司的领导班子进行指导。
2006年12月28日,由北京同仁堂集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组建的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暨北京同仁堂研究院举行落成典礼。这是国家发改委在中药领域首批批准建设的4个国家工程中心之一,已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由同仁堂研究院药学部、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三部分组成。同仁堂集团总经理梅群在典礼上透露,除了这个1.6万平方米的研究中心外,同仁堂集团独立投资1亿余元的中医院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开业,占地约3万平方米。田大方告诉记者,“同仁堂研究院和中医院的建立,都是在我们规划的‘1032工程’(即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院、两中心)之中,是集团党委领导班子战略管理的一大重要成果。”
原来,在2001年,同仁堂集团公司经北京市政府重新规范授权,并按《公司法》规定进行改制,成立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明确集团的发展思路,集团党委积极借用外脑发展,他们请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共同开发制定了同仁堂未来十年(2001—2011)的战略规划。同仁堂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金霭英抱出厚厚一摞的战略规划告诉记者,这是当年几十名专家前后召开了70多次座谈会,访谈了上百人,用了一年多时间的心血才凝结出的成果。如今,从海外市场的开拓到研发机构的发展,从企业文化的创新到集团各项制度的完善,这摞厚厚的战略规划一直指引着同仁堂集团的航程。
“为了让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为班子选好领头雁,同仁堂力求让领导干部的产生更加科学、民主。”同仁堂集团党委组织部长魏玉玮介绍,集团每次干部调整都由组织部门严格考核,写出考评意见,向党委推荐;同时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党委考核后,必须由董事会做出决定。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原则选拔领导干部,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和试用期满考核制。
几年来,同仁堂始终保持着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目前,同仁堂集团资产总额达71亿元,是改制前1996年的3.9倍;净资产42亿元,是1996年的8.8倍。同仁堂在集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正在向国际中医药知名企业的目标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