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0%、10.1%、10.4%、10.7%,从2003年到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清晰可见:高位上行。
翻开2006版《中国统计年鉴》,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有连续五年运行在两位数平台的时期,但期间有回落现象,这是第一次出现连续四年在两位数平台加速增长。
| |
中国经济发展是否出现过热苗头?谢伏瞻这样评价:“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增长速度仍然保持较高,增长质量在提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说,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新的一轮增长,此轮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较雄厚,居民消费和产业发展的拉动也一直很强劲。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数年超过两位数,同其他国家相比是很快的。但中国总体产能和经济发展基本协调,问题并不明显。
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1%,财政增收较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1.5%,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在第三季度开始下降。
从2006年GDP季度增长率来看,10.4%、11.5%、10.6%、10.4%,经济在二季度冲到十年来新高后,在宏观调控作用下高位回落。
中国经济运行到了2006年二季度,出现了投资、信贷双高位的突出问题,经济面临过热危险。上半年城镇投资增幅达31.3%,新增人民币贷款完成全年任务87.2%。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谢伏瞻说。
这些措施包括逐项清理亿元级新开工项目、严肃处理对违规项目负有责任的地方政府领导、两次上调基准利率、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等。
数据显示,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上半年的29.8%回落到全年的24%。“宏观调控效果明显,投资降幅是近年来最大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