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拥有14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大户”。从立法保护密云水库,到南水北调中线引水进京,再到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功能……新闻事件的背后,是北京缺水的无奈。
但很多市民并没有感觉到水资源的缺乏,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事实:打开龙头水就自己流出来。
| |
高投入确保首都供水能力无忧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是以城市供水为主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目前承担着北京市城八区(石景山区部分),以及门头沟、延庆、密云、怀柔、房山、大兴、通州等区县的自来水供应。经过多年的建设,市自来水集团目前拥有城区水厂11座,郊区自来水公司9家,再生水公司1家,污水处理厂3座;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265万立方米,供水管线总长度7200余公里,供水服务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市区用水普及率达100%。
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0,属于严重缺水城市,这对供水企业而言,影响广泛而深刻:地下水位严重下降,部分水源井不得不关停,供水能力衰减。在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下,自来水集团从保障首都供水的战略角度出发,在市政府统一协调下,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2004年以来,自筹资金8亿多元,积极实施提高供水能力建设工程,因地制宜的实现水源多元化,待南水北调水进京后,这些应急水源都可以作为城市备用水源,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充足水源储备,增加了城市供水的安全保障度。
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积极实施平谷应急水源工程。为了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局面,经市政府批准,2004年,自来水集团自筹资金5.9亿元,开始实施平谷应急水源工程。工程包括新打水源井39眼,新建联络管线和输水管线83公里,实现与第八水厂、第九水厂输水管线沟通。工程于当年8月底正式向市区供水,目前已达到了日供水量27.4万立方米的设计能力。它的正式通水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科学利用水资源的战略决策,确保了在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完工前,为全市居民安全供水,为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缓解高峰期间市区供水的压力,积极实施北京市自来水应急水源一期工程。为了满足北京西南郊一带的供水需求,有效缓解高峰期间市区供水的压力,2005年,自来水集团投资9600万元,开始建设自来水应急水源一期工程。该工程新建35KV电站1座、新打24眼水源井和修复输水管线8.52公里。当年7月该工程建成通水,每天新增供水能力6.5万立方米,年供水量可增加2390万立方米,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提高首都供水安全保障度,积极实施第九水厂两项改造工程。2005年,自来水集团投资5300余万元,开始实施第九水厂一期机加池防护改造工程和二期A系列沉淀池改造工程。这两项改造工程分别是对第九水厂一期12座暴露在外的机加池进行封闭加盖;对二期A系列混凝沉淀单元进行工艺进行改造。工程于当年9月底完工,从而使得第九水厂一期机加池的安全防护性大大增强;二期A系列的日处理能力由原来的25万立方米提高到33万立方米,提高了净水能力30%。首都供水安全更加有保障。第[1][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