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因创作洛杉矶奥运会主题歌《欢乐通宵》、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意大利世界杯主题歌《意大利之夏》而闻名世界的意大利著名音乐家乔治·莫罗德,对创作北京奥运会主题歌表现出浓厚兴趣。
| |
在北京奥组委最近组织的一次中外音乐家就奥运会音乐创作交流活动中,专程赶来的莫罗德说,奥运主题歌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歌曲,可以由中国音乐家与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一起演绎。“最好能有孩子们的声音。让孩子们在前面歌唱10至12秒的时间,效果会更好。”“当然,主题歌还应该有中国的特色,例如可以加入中国的长笛、中国的打击乐。”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认为:“民族性过强的文化作品,很难被更大数量受众认可并风行全球。国际化过强的文化作品则会因为对区域文化表现不力而丧失一次宝贵的机遇。只有找到民族性和国际性最佳契合点,才能赢得广大受众的喜爱和传唱。”
已往三届北京奥运歌曲征集活动精品不多
从2003年4月开始,北京奥组委开始启动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三届。
据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王宁介绍,三届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有效作品1528件。《爱在北京》、《我们的梦》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作品就是在征集活动中评选出来的。但是许多音乐人都认为征集到的作品与奥运主题歌的要求还有距离。
著名音乐人张亚东担任了以往三届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的评委。他说,认真地听过参选歌曲后总的感觉是精彩的作品不多。词作家王晓岭说,前两届的征集活动只能算是热身赛,参加的人有限,对奥运主题歌的思考也不多。不过到第三届征集评选活动时,开始出现一些还算不错的作品。
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应有何标准
优美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应该是一首成功的主题歌里不可缺少的。上海文广传媒副总裁滕俊杰表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觉得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旋律不能太快,歌词应该短一点。
著名曲作家李海鹰说,歌曲的评选还是应该有公众的投票参与。对于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创作,张亚东建议,应该像开、闭幕式那样成立一个专门的创作团队。担任过香港回归庆典音乐总监的著名音乐人鲍比达说,作为开幕式的主题歌,一定要跟整个开幕式的场面相匹配,需要歌曲的创作者与导演有很好的沟通。
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它还承载着人类的梦想和文化的意义。正因如此,奥运主题歌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土的音乐人希望能够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听到中国元素的主题歌,而国际音乐人同样需要从歌曲里找到属于他们的认同感。
无论如何,北京2008年奥运会需要的是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歌曲里有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有我们的热情,但是它也可以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语言和文化,让所有人置身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之中。
新华社(汪澜 张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