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于反恐冷落拉美
美苏争霸的结束,给拉美左翼力量的兴起提供了空间。从此以后,拉美国家不必再担心会被贴上“苏联前哨”的标签而遭到美国制裁。同样由于冷战的结束,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关注重点从安全领域转向经贸合作。1990年,老布什总统提出了以减轻拉美债务负担和发展美国与拉美经贸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美洲事业倡议”。1994年,克林顿总统在第一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2001年,布什就任总统后曾提出要将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作为其外交优先目标。但“9·11”事件发生后,布什政府的视线迅速离开了拉丁美洲,海外重心转移到中东和反恐,没有着力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导致美国逐渐失去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布什在第一任期出访了41个国家,其中只有3个南美国家。布什用了3年时间,才组建起他的拉美国家工作团队,布什政府与拉美国家的交往可谓少之又少,他也未能与拉美国家领导人建立起密切的私人关系。
美“经济药方”失效
拉丁美洲的集体向左转,还起因于美国“药方”的失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度极力在拉美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达到顶点。墨西哥及阿根廷等大国采用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方案,发展国内经济。这些改革曾制造过一段颇具迷惑性的繁荣景象。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拉美经济陷入困境,巴西金融危机和阿根廷债务危机接踵而至。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拉美国家的经济极易受美国控制。以巴西为例,高速发展的巴西当时急需贷款,美国控制的世界银行在向巴西提供贷款时,附加了很多条件,这使巴西不能留下大批资金发展经济,且外债越欠越多。
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排斥政府监管,非常容易产生经济动荡。阿根廷债务危机的爆发,导致社会激烈动荡,10天内连换4位总统,就是典型的例子。而美国对阿根廷债务危机见死不救的态度,伤透了阿根廷民众的心。拉美舆论普遍认为,以前右翼政党所推崇的美国式私有化政策是拉美经济接连受挫的罪魁祸首。
穷人把左翼送上台
如果说,美国失败的药方为左翼集体崛起奠定了民众基础和思想基础的话,那么,左翼自身的转变,则去除了不利于顺利当政的自身束缚。近20年来,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并没治好拉丁美洲的经济顽疾,反而带来贫富悬殊、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在整个拉丁美洲,超过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超过1亿人面临饥饿威胁。一系列严峻问题促使拉美民意对美国式的经济政策进行反思,要求“公平优先”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拉美各国的中左翼政权正是在“寻求社会公正”的呼声中上台的。
顺应趋势温和夺权
拉丁美洲之所以能够集体左转,还因为这里的左翼自身进行了转变。现在的左翼拉美政府显然已不同于上世纪60年代拉美革命运动时代的左派和左派政权。前苏联解体后,革命的左翼逐渐向中左翼靠拢,向民族主义靠拢,放弃了武装革命,转而寻求通过选举上台执政。可以说,拉丁美洲之所以能够集体左转,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左翼势力适应形势变化,放弃了激进的武装革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夺权路线。
莫拉莱斯接过玻利瓦尔用过的宝剑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