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河南禹州磨街乡大涧村24名村干部走进了清华大学的课堂,攻读CEO总裁班。早在2004年,该村还曾花费约8万元将大学教授请到村里讲课。农民攻读CEO总裁班,是哗众取宠还是真有必要,人们众说纷纭。
| |
事隔3个月后,提起第一次走进清华大学课堂一事,闵国法仍然兴奋不已:“要搁以前,这是不可想像的,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能到清华大学去听课!”
今年49岁的闵国法是大涧村村民,目前在村办企业大涧集团旗下的一个煤矿企业担任经理。去年10月9日,闵国法第一次走进了清华大学,聆听了一位教授的企业管理课。
“清华第一课”让闵国法记忆犹新,3个月后的今天,他向记者讲述了那节课上听到的一个关于企业发展的故事——“有两个人在郊外看到老虎时,一个人马上换上运动鞋,他认为自己只需要比另一个人跑得快就安全了;另一个人则马上爬树,原因是老虎不会爬树。”教授讲完这个故事后,还分析了比较优势和持续优势等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闵国法说,“教授不愧是教授,很复杂的问题,他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讲明白了。”
从北京回来后,闵国法马上就把这些内容讲给了自己矿上的10多名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都认为受益匪浅。
在大涧村,有幸走进清华大学课堂的不仅仅是闵国法。自2005年1月开始,该村已先后有24名村民走进了清华大学课堂,其中包括11名村干部和13名村办企业的管理人员。
大涧村党委副书记陈海昌说:“清华的教授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一些解不开的难题也都解开了。”而为了这些收获,大涧村为此付出了约90万元的学费。
农民攻读清华CEO总裁班的消息传出后,一些人认为:“农民读清华大学CEO总裁班,肯定是炒作,没那必要吧!”对此,大涧村党委书记王振昌的回答是:“我们从来没想过炒作。”王振昌介绍,大涧村以前主要靠煤矿,这几年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些煤总有挖完的那一天”,就开始调整战略,由资源开发型向资源深加工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高科技型转变。“但大涧村的起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大涧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并不太高。要实现这几个转变,我们就必须走出去,不断地学习。”
对此,河南省社科院一位专家称,他们的这种学习精神很值得赞赏,但学习方式有待商榷。因为现在有一些大学办的总裁班、研修班,基本是以营利为主的,授课质量却参差不齐,而且收费较高。(据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