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3:17东北新闻网政协委员袁邦泰指出,黑龙江省统计公报中应设立百姓“住房痛苦指数”一项,可作为黑龙江省楼市预警系统的重要参数,也可以为黑龙江省管理层出台房产新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袁邦泰的提案长达9页,洋洋洒洒5000多字。
| |
“住房痛苦指数”=城市商品房平均售价(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住房痛苦指数”与商品房的平均售价成正比,与人均月收入成反比。即:商品房的平均售价越高,则百姓“住房痛苦指数”越大,人均月收入越高,“住房痛苦指数”越小。
袁邦泰说,他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2005年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韩国首尔等城市的“住房痛苦指数”分别为1、2.47、0.65、0.38、2.79。而哈尔滨2005年居民“住房痛苦指数”为2.88,与首尔几乎持平,比伦敦高7.6倍,说明哈尔滨居民“住房痛苦指数”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哈尔滨居民购房难度还相当大。
袁邦泰说,有些发达国家不但房价低,而且在售房方面的相关规定也很合理。比如在美国,普通住宅不但没有“公摊面积”,而且住宅内很多区域也是不计入建筑面积的。其计算的原则是“完工面积”或“地毯面积”。必须是经过建筑材料,如木板、地毯之类铺设后的地面和楼面,才能计入购房者的面积中。在东京,购买一套80平方米的公寓楼,不但赠送精装修,还送20平方米的阳台和几平方米的走廊等等。
袁邦泰说,“住房痛苦指数”计算公式中的除数和被除数,统计局月月在公布,很容易获得。他建议,把“住房痛苦指数”列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这样就可以量化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市的影响,在表达对不同城市宜居程度上也更直观,更准确,更科学。(东北网-黑龙江晨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