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老资源”做成致富产业

  在一缺资金、二缺市场的乡镇,增加农民收入该从哪里着手?产棉大镇长丰县杨庙镇从合作中找“资”,从产业化中找“市”,寻找到一条增收之路——

  拥有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的长丰县杨庙镇,近两年来,不仅自身年产的3500吨籽棉产、加、销一路通畅,而且依靠3000多名经纪人的妙手,每年在全省收购来的1.4万吨籽棉同样在江、浙、鲁、豫等地“高开高走”,农民年人均从中增收118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1/3以上。

杨庙镇党委书记郑志明说:“棉花经济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思路拓宽,‘两点’契合,旧业新作,促使‘老资源’铸成大产业。”

  “两点”契合培植“龙头”

  杨庙镇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一直被缺水易旱困扰。这里种植棉花已有百年历史。过去由于受市场制约,国有轧花企业又“吃”不下大量棉花,导致卖棉难题无法解决,农民种棉效益低下。

  如何提升棉花“身价”、增加棉农收入?2005年,杨庙镇党委、政府通过调查认为,产业化是传统农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只有引进现代化企业,依靠“龙头”作用和产、加、销一体化,方能提高效益。于是,他们确立了“以工业理念抓农业,找准工业与农业两点的契合,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两点的契合,延伸棉花产业链,叩响助农增收之门”的思路,把做了10多年棉花生意的棉贩请到镇上,商谈做强棉花产业之策。镇主要领导还先后10多次南下浙江,以真情打动棉商。同时,对引进合办或自办的棉企,镇上征得县政府支持,实行项目“零收费”,推行两日限时办结制,使审批速度和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在短时间内引进了4家棉企,扶持自办了两家棉企,总投资近两千万元。

  优化服务打造“龙身”

  有了“龙头”,更要舞起“龙身”。杨庙镇党委、政府从服务入手,着力做强首尾共舞的“龙身”。他们首先做强对棉企的服务。镇上组建了棉企服务小分队,每到收购旺季,或入驻企业,或走上街头,无偿帮助维持秩序,指挥车辆让道于棉;镇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棉花经纪人培训班,对他们进行政策教育、法规法纪教育,要求他们遵循“游戏”规则,从而保证了6家棉企两年来未发生任何强卖、偷盗现象以及其它安全事故,也调动了棉贩的积极性。现在,全镇棉花经纪人由过去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人。他们在棉花生产季节是产棉带头人,棉花收购季节又拖家带口,走南闯北上门收购棉花,化解了棉农的卖棉难。

  为确保“龙身”的活力,镇里每年都要召开5次以上党政联席会,专门研究棉花产销事宜。镇、村干部还分片包干,帮助棉农解决贷款难题。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每年培训乡土农技人员300多人次,印发明白纸8000份以上,并与县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开通农技热线,专家通过热线,每年解决棉农咨询难题1000多人次。

  互惠互利一举多赢

  在棉业发展上,杨庙镇通过实施“两点契合,旧业新作”,激活了棉花大产业,亩均效益达两千元以上,既鼓起了农民腰包,还让棉花企业、棉花经销商尝到了甜头,实现了互惠互利,一举多赢。

  现年38岁的杨家传是上世纪8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他头脑灵活、经商精明,是十足的“生意人”。1995年开始,他与妻子一道干起棉花经纪人的行当。2005年夏,邵中祥将“南企北移”,双方联手在杨庙开办了“浙江特产天业棉花加工厂”,购进了现代化设备,从生产到打包全部自动化,加工到销售全程一体化,开业仅16个月时间,已收购、加工皮棉达3000多吨,全部销往山东的棉纺企业,效益十分可观。四树村53岁的汤善立,全家7口人,种了10亩地的棉花。去年,他家全年产籽棉达4000多公斤,获收入2.6万元。棉花产业的崛起,给棉花经纪人同样带来了增收契机。5口人之家的汤善荣,2005年开始推行家庭分工负责制,妻子、儿媳忙种棉,他和儿子忙贩棉,一年光从棉花身上就“淘金”2.5万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