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本报讯记者从市委有关部门获悉,2006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办好的18件实事全面如期完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18件实事是: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通过推广“九联模式”,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72个,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3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龙头企业30家,农产品年加工能力570万吨,加工率达42%。全市建成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58处,其中,部级定点市场6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26处。大力发展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已建成5000万元以上的种植业基地35个,国家级畜产品生产基地7个。
三、各项惠农补贴全面落实。积极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去年全市共种植小麦381.1万亩,按照每亩16元标准补贴资金6096万元。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1150万元购机补贴全部发放完毕。加大良种推广力度,落实良种补贴政策,市财政1000万元专项资金和国家良种推广补贴资金1200万元全部拨付到位。
四、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两免一补”。市、区(市)两级政府投入1.3亿元,免除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5万中小学生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比全国全省要求提前一年。崂山、黄岛、城阳区和即墨、胶南、胶州市还将免除杂费的范围扩大到了城乡全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确立了“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纳入区(市)级财政预算。2006年市、区(市)两级财政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4.3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1.5亿元。
六、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完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投入4020万元完成了90所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部配备了X光机、B超、生化分析仪等“四件一车”医疗设备。全面完成3119个规范化村卫生室达标建设。新型卫生支农服务工程得到规范和提高,全年共有672名城市医生包村支农。
七、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新农村文化家园建设工程,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资4705万,在五市改扩建64处镇综合文化站和1200处村文化活动室,配送了价值3997万元的文化设备。
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整工作及时到位。市、区(市)两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40元以上,全市农民人均筹资水平达到61.3元,其中黄岛区人均100元,为全省最高。新农合参合率和受益率大幅提高,全市共有436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以上,参合农民受益率达到37%。
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80元。全面推行差额救助和分类施救,共对40678户、67807名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5909.5万元,同比增长84.7%,是增幅最高、发放低保金最多的一年。新建改建农村中心敬老院15所,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7.4%,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000元和1200元。投入1800万元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建设,为1026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新建或修缮了房屋。
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超额完成。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1万人,转移就业12.5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203.3%和178.6%。全市用于转移培训的资金2741万元。
十一、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实施了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市财政投入3300万元,各市区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共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8座。
十二、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完成。共投入17378万元,增加日供水能力5.05万立方米,解决了967个村庄(含2个海岛村庄)、63万人的农村自来水化问题,基本实现了全市“村村通自来水”,提前实现了全省提出的2007年末80%村庄通自来水的目标任务。
十三、行政村通油路工程年度目标超额完成。共投资3.9亿元,实施行政村通油路工程项目211个,完成行政村通油路工程800公里,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全市行政村油路通达率达到89.5%。
十四、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市共完成新造林20多万亩,占计划的129%,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2.95%,比上年增加1.25个百分点。全市林业年产值达到22亿元,林业育苗面积达到12.8万亩,花卉栽培面积达到3812亩,用材林面积达到87.63万亩,成为很多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6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命名崂山、黄岛、即墨、平度和莱西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我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群”。
十五、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青岛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及与之相配套的市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库、市动物疫情信息网络体系三个基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审定。投入1000万元,完成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前期准备和土建工程前期建设。
十六、库区移民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年累计完成投资9649.5万元,共完成解决库区移民村项目635项。其中,新建、改造人畜饮水项目107个,硬化维修道路71公里,新建桥涵15座,疏挖排水沟30公里,治理河道731公里;建设医疗点、老年活动中心、计生室、文化活动室、幼儿园及环卫设施410处,新建改造村两委办公场所136处。
十七、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直接将资金拨付到镇村,共对115个镇、4528个村转移支付4.2亿元。
十八、“十千百万”试点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农村新能源建设实现新突破,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在55个示范村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8010个,建成中小型沼气工程22处。村庄整治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千村整治”工程首批确定的241个村庄全面完成整治;完成10个试点村庄的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完成47个试点镇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示范点建设,配发60台垃圾专用运输车辆。(孙永安 梁学勇)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