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岑家贴春联了,走,看看去。”兴义市上纳灰村的几个村民大步朝村口的农家乐――“万峰第一家”走去。喜庆的红纸上写着“和谐社会春常在,诚信人家福临早,繁花似锦”。在当地有着“春联秀才”之称的吴老爹喜笑颜开地说:“这副春联写得好,说出我们大家的心声啊!”
在村里开办第一家农家乐的岑志兴,每年仅靠“农家乐”的收入就达10多万元。
乡村旅游富了农家
现在在兴义,在黔西南,城里人周末总会约上三五知己好友,到郊外的“农家乐”里去吃吃农家饭,体验一下农家风情。在众多“农家乐”中,哪个最能体现当地风情?当地人准会告诉你到兴义市上纳灰村去感受一下。
上纳灰村坐落于著名风景区万峰林腹地,距兴义市区仅10公里,村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谓风景秀丽,万峰成林,民族风情浓郁。在这里的“农家乐”休闲,不仅能够体验农家风情,还能欣赏万峰成林的美景。
然而多年来,村里即便来了游客,在村里转了一圈就走了,村民没什么收入可言。200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才1000余元。
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2002年3月,黔西南州委书记许正维、兴义市委书记黄定承亲自率领该村五个村民组的干部,到云南大理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旅游项目。回来后,结合村里的实际,提出了“依托万峰林,发展旅游业,提升种养业,建设小康村”的发展思路。
2003年8月,在上级的支持下,村民岑志兴筹资对自家的厨房、厕所等房屋设施进行改造后,率先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万峰第一家。为了经营好“农家乐”,岑志兴从院落美化、厨房卫生、厕所整洁、接待服务等等方面都作了精心准备,还特地对如何做好农家饭菜作了仔细“研究”,制作了菜谱。当年底,岑志兴家的“农家乐”就接待游客上万人次,经营餐饮创收2万余元。
看着开办“农家乐”有钱可赚,许多村民纷纷效仿,连外出打工的村民听到村里办“农家乐”有钱可赚,也回乡办起了“农家乐”。今年46岁的姚家湾组的村民姚明鹏,长期以来就闯荡在外做生意,先后在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开餐馆。2004年3月,凭着自己掌握的厨艺,他回到家里办起了自家的“农家乐”,现在一到周末,客人络绎不绝,多的时候一天就要摆上20多桌接待200来人,平时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桌客人。今年9月,他又投资3000多元建了3间小户房,改善接待条件。“十一”黄金周期间,他的“农家乐”天天爆满,创收3000多元。
去年6月底,在街道办的支持下,一部分没有条件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抓住机遇开起了农家旅馆。村民徐昌毕投资6000多元将自家改造成为农家旅馆,一晚可以同时接待10个客人。3个多月来,他家的农家旅馆已经接待客人220人,创收近8000元。
面对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村“两委”和街道办专门成立了万峰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有意识的予以引导、鼓励、规范和支持该村农户开办“农家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一时间,村民对“山”的认识改变了,万峰林已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摇钱树”。
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全村经济蓬勃发展。村支书李卿高兴地说:“旅游兴,群众富,全村兴。”他一笔一笔的算起村民的收入账来:“到目前,全村共有常年经营的‘农家乐’27家,农家旅馆8家,每日可接待近万人。去年来,全村在三个黄金周接待的游客超过20万人,加上黄金周之外的游客,共接待游客50万人左右,村民从中创收300多万元,仅‘十一’黄金周就创收近40万元。”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解决了村里100多人的就业,带动了村里种养业等其它产业的发展。现在,村民们转变观念,脑子围绕旅游转,去年来,全村共发展早熟玉米、胡萝卜等早熟蔬菜300多亩,群众从中创收40多万元,全村养鸡年可出栏10多万羽,创收200多万元,其中,已形成8户规模养鸡户,户平均年出栏在1万羽以上。为增强村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去年来还发展了大五星枇杷、优质桃李等经果林200多亩,三至四年进入挂果期后,年产值可在200万元以上。
草地畜牧开出新路
站在海拔1800米的晴隆山上,俯视着脚下的江满草场和高埂草场,成群的牛羊在翠绿的草原上往来穿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在晴隆得到了再现,让人似乎置身于塞外草原。面对眼前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景象,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是全州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江满村曾是晴隆县最边远的贫困村。这里山高坡陡,水、电、路长期困扰着当地的村民,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该村第五村民组原先有30多户人家,过去一亩坡地一年种下来,纯收入才100多元。“原来村里面很多年轻人都娶不上媳妇,就是因为我们这里太穷了,没有姑娘愿意嫁到这里来。不光如此,其他村要是丢了什么东西都会跑到我们这里来找。”说起往事,村民李清文直摇头。生产没有效益,劳动得不到回报,面对贫穷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一些村民举家外迁,组里仅剩9户人家。县政府也一度将该村民组列入易地搬迁的扶贫对象。
种庄稼不行,那种草放羊行不行?这里没有条件发展粮食生产,但却具备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优势。海拔1550米,有3万亩宜牧荒山,年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只要转变生产方式,将村民的种植结构调整过来,大家就会有出路。当地政府决定用对口帮扶城市提供的10万元钱从澳大利亚引进4只纯种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2000年,山羊杂交改良首获成功,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头痛不已。
“这个旮旯里种粮食都不够吃,还种什么草,放什么羊?”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刚成立的草地畜牧中心副主任邓元会和同志们一家一户的去动员,拍着胸脯给村民打下保票:“要是大家养羊之后每年的收入低于5000元,损失由我们来负!”为了彻底解除村民的顾虑,当地政府让一组和二组继续种粮,三四五组发展草地畜牧放养波尔山羊。一年之后,一二组收成最好的农户不过300多元,而依靠放养山羊的农户最低也有5000元入账。见到放羊真能脱贫致富,不少原来对养羊半信半疑的村民主动找到邓元会,请他尽快提供羊种和技术。
听说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清武因为发展草地畜牧不但脱了贫,还在前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我们决定看看这位“领头羊”。在去他家的路上,水泥路旁修建着成排的羊舍。随行的县委副书记告诉记者,发展草地畜牧6年来,全县先后建成31个种草养羊示范基地,通过集体转产、统一规划、统一种草、统一圈舍、统一销售、分户核算的方式实施种草养羊,项目辐射带动14个乡68个村,共为农户创收4000多万元,9600多贫困户近40000余人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说着说着就来到了李清武家,他站在自家刚修好的楼房前热情地招呼大家,一会端出水果,一会又从里屋拿出一条香烟招呼大家,屋里各种家电一应俱全。说到今年的收入,李清武笑了,“不好说,去年只养了80多只羊,可能也就3万多元吧。今年我打算扩建一下羊舍,因为等母羊产了第一抱羊羔后规模那就更大了,住不下了。”李清武告诉记者,自从种草养羊后,全村收入最低的农户年收入也达到了8000元,全村收入由原来的全县最低跃至全县前列,真正做到“修通门前路,扩大种草户,增加羊群数,建设新农村,大家一起富。”
长征精神的激励
10月24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兴义市威舍镇猪场村来说却是一个值得纪念日子,黔西南州第一个红军长征纪念馆在这里隆重开馆。当地老乡说,开馆那天州里、市里来了好多领导,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摄制组也到现场进行了报道。当天村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的像过年一样。
威舍镇是当年红军长征途经之地,也是红军长征西出贵州的最后一站,纪念馆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据镇党委书记廖福明介绍,建立这个纪念馆就是要缅怀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弘扬长征精神。在猪场村里,建有江西巷、遵义巷等长征途经的地名街巷,街道两边的墙上,绘有红军各方面军长征地图、长征诗词及长征大事记等,沿街走上一圈,便可了解到七十年前红军长征的相关历史知识。
“我们建立这个纪念馆就是要用长征精神激励我们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廖福明这样说到。
61岁的樊何典在村头开了一个杂货铺,他告诉记者,现在村支两委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向大家宣传长征中红军的故事,这些活动都有很多的村民参加。樊何典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外出打工,每年可以寄回万把块钱,现在老两口除了照料自家的那几亩地也没有其他事情干,索性开了这个杂货铺,不仅方便了乡里乡亲,还可以挣点钱补贴家用。说着说着,一旁的村民也加入了拉家常的行列。
“自从去年镇里修起了自来水厂,我们每家都安起了自来水管,只要一扭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再也不用跑好远去挑水吃了。”
“现在村里面的巷巷都安起了路灯,晚上回来也不用摸着墙壁走了。不像原来,到亲戚朋友家串门要趁天还没黑就要赶着回来。”
“原来还没有修水泥路的时候,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就是‘水泥路’,走都没得办法走。现在好了,‘水泥路’成了真正的水泥路,还通到了家门口!”
“现在不用再去山上砍柴了,开关一开,沼气就来了,方便多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威舍和猪场村近几年的变化展现在我们面前。
排忧解难建和谐
普安县楼下镇上屯村四组村民吴修福,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去年专门到省医做心脏手术,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在得到按比例报销的4410元时,吴修福紧锁的眉宇终于舒展开来。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真好,如果没有合作医疗给我报销,今年我们全家就无法过年了。”吴修福激动地说。
黔西南州自2004年起在部分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为切实做好全州农村合作医疗建设,黔西南州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写入《州人民政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和《黔西南州自治条例》,成立了黔西南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督促、领导县市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截止到去年9月底,全州已有40余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目前全州两个试点县普安、贞丰的参合率都超过70%,共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539.97万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像吴修福这样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受益。
黔西南州作为典型的农业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在70万左右。近年来,该州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去年黔西南州农民纯收入是1700多元,其中劳务输出的贡献是400至500元,已经达到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5%至30%。
“过去农民工都是亲戚朋友带着出门闯荡,如今劳务输出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农民工在外有‘组织’护航,收入增加了,保障完善了……”黔西南州农办副主任黄家社向记者介绍了这两年当地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变化。
去年,黔西南州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全省农民工培训试点之一。该州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充分发挥黔西南自治州九所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基地等社会办学力量,进一步扩大技术工种的培训范围。该州各级劳动部门采取技能培训和引导型培训两种方式,除为约6000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引导型培训外,共为2000多农民工进行了电工、缝纫、电子装配技术、计算机系统操作与维修、汽车(摩托车)修理、汽车美容、汽车驾驶、挖掘机操作等多工种的技能培训,使这些农民工们至少掌握了一门以上的技能。
“转移是目的,培训是手段。”实现有序转移的第一步就是培训,每年,该州新增农村劳动力6万人。依托国家“阳光工程”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项目,目前该州的培训机构已经达到80余个。根据用工需求,重点开展应用电子、酒店服务、物业管理、服装剪裁等20多个专业技能培训。去年上半年,该州就培训转移农民工1万多人,拥有一技傍身的农民工出外闯荡有了更好的待遇,仅工资就比未培训的增加20%至30%。(兴义市新闻中心周国昌同志对本文也有贡献)(《当代贵州》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