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巨山小学,农民工子女和北京孩子一起学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6年开展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大兴区、海淀区等6个城区的13所打工子弟学校、公立混合学校和普通公立学校等共239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1650名,城市少年儿童745名。
报告显示,七成农民工子女感觉生活幸福,农民工子女普遍吃苦耐劳、学习刻苦,但多数农民工子女不认为自己是城市人,许多农民工子女渴望与父母更好地沟通。
七成感觉生活幸福
前几天,9岁女孩贝贝参加了一场农民工子女迎新春才艺表演,她和5个小伙伴在舞台上跳了一段3分钟的《辣妹子》舞蹈,举着大红的纸花,贝贝兴奋得满脸通红。
她从小在河北长大,两年前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京城,现在朝阳区的一所名为星星学校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虽然只能住在简陋的租住房内,贝贝还是很喜欢生活在北京,这里有高楼大厦,生活方便,连马路都是那么宽敞。
像贝贝这样,越来越多的孩子跟随父母一起来到京城,与偏僻落后的故乡相比,他们还是宁愿生活在北京。
报告的数据显示,约七成农民工子女觉得生活幸福,对生活和自己感到满意;六成多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愿意一直生活在北京”;近八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此外,多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表现出了对北京的关心,六成多的农民工子女表示关心北京的发展变化,半数以上人关心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
“应该说,报告的结论令我们整个课题组意想不到。”面对这些数字,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报告课题组组长孙云晓研究员感慨地说,在许多人过去的观念里,总把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的生活看得很糟糕。现在看起来,国家的公平教育政策实施比较有力,让人能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这份调查就是一个佐证。
普遍吃苦耐劳、学习刻苦
在北京海淀区有一所公立小学巨山小学,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农民工子女和北京的孩子一起上学。在这所位置偏远的小学里,学生的风貌好得令人惊叹:地上没有纸屑,没人随地吐痰,教室干净整洁。每个学生的作业本都工整到可以展览的程度,学生做操时精神饱满,待人接物非常有礼貌。每逢过年过节,学生们还会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如剪纸、杂技等。
巨山小学的老师说,前来就读的农民工孩子也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得这么好的,身上也常常带有一些陋习。但这些孩子大都吃苦耐劳,学习刻苦,品质优良。经过教导,一些缺点很快就能得到改正。这些农民工子女,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城市生活。
报告显示,八成以上农民工子女经常做家务或帮父母干活,多数农民工子女与老师关系较好,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约六成对师生关系感到满意。
此外,七成多农民工子女喜欢学习,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城市孩子。近八成人排在第一位的学习动机是“报答父母,让父母生活得更好”,其次是“考上大学”。“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之所以好好读书,更多的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渴望。他们这种感恩心理令人感动。”孙云晓说。
九成不认为自己是城市人
贝贝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站在他们中间,记者问:你是哪里人?他们的回答是河北人、安徽人、河南人……没有一个孩子说自己是北京人。而他们中有些孩子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很久,对城市生活已经非常熟悉,有的甚至在北京出生。但他们不仅在户籍上跟随父母的籍贯,心理上也认为自己是外地人。
“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解决‘一张课桌’的问题后,他们在心理上是否真正适应城市了呢?”孙云晓沉吟发问。在他看来,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远远没有真正融入城市,部分农民工子女甚至在身份认同上产生矛盾和困惑,成为“双重边缘人”。
孙云晓引用了一段报告数据:多数农民工子女对身份认同存在矛盾,近九成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不是北京人;一成以上表示自己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老家那里的人。报告还显示,四成农民工子女感到北京人歧视外来打工人员,近一成的农民工不希望孩子与城市孩子交往,一成的城市父母不希望孩子与农民工子女交往。此外,还有12.6%的城市孩子和20.2%的农民工子女表示不知该如何与对方交往。
“这表明包含着尊重、平等内涵的和谐理念在教育的应用中还有待加强。”孙云晓说。
超过两成与父母沟通难
这份报告还显示,农民工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质量有待提高:两成多的农民工子女与父母沟通存在较多困难,四成多的农民工子女表示即使节假日或过生日时“父母也不能经常带我出去玩”,还有一成多的农民工子女表示“父母经常打我、骂我”。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普遍支持孩子的学习,但在学习上实际提供的帮助有限,只有不到一半的父母经常辅导孩子做功课或检查作业。
“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家庭温暖有力的支持、不能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将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因此,帮助农民工父母,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本身就是对农民工子女的一项扶贫。”孙云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