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含糊其辞、扩大宣传;无险出游……昨天,中消协公布了去年开展的一项旅游消费体察活动报告,涉及153家旅游公司、138条旅游线路中的199个景点。该报告在对旅游消费业的服务基本认可的同时,也指出了部分旅游服务中存在的七大陷阱。
| |
陷阱一:部分旅行社门市服务不尽规范,表现在三方面:13%的旅游线路广告存在虚假、模糊用语;住宿条件出现“准三星”、“相当于三星”等模糊用语;在价格上使用“豪华游”等误导消费者。合同签订欠主动、合同约定不公平,如规定“老人儿童全程加收100元”;有33%的旅游线路未向消费者推荐旅游意外保险,成为“无险”出游,埋下安全隐患。
陷阱二:擅自变更合同约定,降低服务标准。如住宿标准承诺不兑现;购物安排过多挤压旅游时间;变更线路景点缩水。
陷阱三:就餐卫生条件普遍难如人意。
陷阱四:导游素质参差不齐,“地陪”无证上岗现象时有发生。
陷阱五:景点强制消费屡见不鲜,假冒伪劣藏身购物点。
陷阱六:行程安排不尽合理,景点游玩走马观花。
陷阱七:出境游中凸显“零接待费”、“负接待费”,暗藏消费陷阱。消费者常常被迫被带往购物点购物,旅游行为也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据北京晨报今日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