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颇受器重的机要译电秘书,十几年风雨追随“爱国将军”近日,一份尘封24年的手稿揭开合肥老人与将军的烽火人生自从1922年在宿县参军,合肥老人周跃南前后追随“爱国将军”冯玉祥走过了近20年的风雨历程。
| |
为了留下一个真实的“爱国将军冯玉祥”的形象,他耗尽心血撰写长达60节的《回忆冯玉祥将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昨天,在省城南陵路一个普通民宅里,这本尘封了24年的回忆录,把记者带回了燃情岁月。冯玉祥亲点他入伍
1902年出生的周跃南老人,如果还健在的话,今年已经105岁。
从周老儿子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周跃南出生在当时的合肥店埠东北乡陈小郢村。因为家境贫苦,8岁多就开始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吃够了苦头。但因为聪颖好学,经常趁着农闲的时候,跟着村里的先生读书,就这样断断续续地读过三年私塾。
1922年,刚刚在合肥做学徒不到1年的周跃南,跟随着同伴来到了蚌埠。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周跃南写道“听说冯玉祥派人在宿县招兵……不讲人力,只要能干一定能混上去。我听到这些话,非常高兴欢喜……”因为个子不高,又读过私塾,周跃南成了炮团一营一连的一名炮兵,从此开始了20多年的军旅生涯。
入伍后不久,部队挑选有文化的士兵补充学兵团缺额。由于天生聪慧再加上有文化底子,周跃南成为所在营唯一通过笔试的士兵并进入了“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当中,因为身材瘦小,周跃南差点落选。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周跃南老人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副团长兼营长张自忠……说我个子太矮了,不行。后经团长冯玉祥复查,他到我跟前,手往我肩膀上一拍,我啪啦立正,眼向他一瞪。他笑笑说精神好,行!可以!我高兴极了。”
曾任机要译电秘书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参加北伐。由于身材瘦弱,周跃南被安排在总部做后勤文职工作,成了一名机要译电员。
由于记忆力超强、工作认真,周跃南很快得到冯玉祥的器重,一些由冯玉祥亲译的绝密电报也会叫他陪同翻译。私下里,冯玉祥也对这个安徽老乡另眼看待。周文胜告诉记者,在部队里别人都称呼冯玉祥为“冯将军”,而父亲在冯将军的要求下一直称冯将军为“二爹”。
在回忆录中,老人写道:“从陆军检阅使、国民军总司令、西北边防督办、国民联军总司令……我均直接跟他。”
冯玉祥在“九一八”事变以后,主张积极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生活作风上,冯玉祥特别提倡节俭。在做译电员期间,冯玉祥有一次安排他给直系军阀大员“备饭”的经历也让老人终生难忘。
“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但那些军阀大员经常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周文胜告诉记者,有一次,父亲陪同冯玉祥赴一个军阀大员的宴会,当时在座的大员们觉得冯将军平时衣着寒酸,故意要捉弄他,说改天要到他的府上做客。
“冯将军当时就答应了,回来以后就布置我父亲备饭。由于冯将军治军严谨,一向节俭。我父亲就去问他,烧什么菜,主食吃什么?”周文胜告诉记者,后来父亲经常会跟他们提起这次经历,“你知道冯将军当时让我给他们准备什么吗?窝头!当时那些军阀大员们天天鸡鸭鱼肉,什么时候吃过窝头,纷纷败兴而归,从此之后再也不提要冯将军请客了。”
耗尽心血撰文忆将军
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周跃南曾经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周跃南获得了平反。
“父亲因冯玉祥将军知遇之恩,得以从一个普通士兵到少校军官,在晚年也非常想写一点东西,以自己的笔,让子孙后代了解真实的冯玉祥将军。于是从平反那年开始,父亲开始撰写回忆录。”
记者看到,这本已经发黄的《回忆冯玉祥将军》共分为60个章节,约有数万字。从冯玉祥将军少年时代“谋生无路投军从戎”到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清廷驱逐废帝”,再到“徐州会战继续北伐”、“抗日救国不顾风险”、“谴责美国助蒋内战”,全面记录了冯玉祥将军的人生历程和一生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父亲当时已经快80岁了,为了撰写这部回忆录,经常是早起就坐在写字台前,一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我们兄弟几个经常劝他不能这样拼命,身体会受不了的。但他从来都不听。”1982年6月,写了一上午回忆录的周跃南老人觉得非常疲倦,想在床上躺一躺。“父亲这一躺就再也没有起来,当年的11月13日上午,父亲离开了我们。他的回忆录才刚刚完成初稿,他想为冯将军出一部书的愿望,到最后也没有得以实现。”
希望手稿能整理成书
让父亲最后的愿望得以实现,在父亲去世后的20多年,是周文胜和几个哥哥一直在努力的事情。由于几个哥哥都在外地,父亲的手稿一直由已年过花甲的老五周文胜负责保管。
周文胜告诉记者,由于父亲写作的时候已经年近80,很多事实在文中会出现反复和不清楚的地方。在父亲去世后的20多年来,由于对当时的那段历史缺乏了解,自己和几个哥哥都没能帮助父亲把手稿整理成书。
“这部回忆录是父亲生前最后牵挂的事情,他为此耗尽了心血,如果就这样埋在历史中,我们觉得非常可惜,也是对父亲晚年心血的辜负。如果有关部门或历史研究者了解那段历史,愿意把父亲的这部手稿整理成书,作为子女我们非常支持。24年来,这部手稿一直都和父亲的其他遗物一起放在家里,希望有一天它能够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我父亲最后的愿望。”(见习记者刘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