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调一年之后,2007年1月的月末,联想系的灵魂人物柳传志,再次强势出现在记者面前。
柳传志首次向媒体表示:“联想将成为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在作此番表态的时候,朱立南、陈国栋、赵令欢三位联想系悍将,分坐在他的左右。这种规格的集体亮相,在近5年的联想控股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种种迹象表明,在遴选“家族”接班人这一重大问题上,以柳传志为首的联想元老,已进入最后决定阶段。
第一访问
记者:联想控股旗下的5家企业,你最牵挂的是哪个?
柳传志:应该说还是联想集团。
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对联想集团是巨大的挑战,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走向世界市场,全体民营企业都在看着我们。现在看来,并购难度没有超过我们当时的估计,整体都在掌控之中。对杨元庆来说,一是要有足够的胸怀,让全球化的团队放手去做;二是要有能掌控整个公司运作的强硬手段。
记者:企业搞多元化,目前在中国的成功案例很少。
柳传志:搞多元化必须放权,人是第一位的,中国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在多元化前必须自问,是否有足够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如果没有,当权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联想控股麾下已有5家企业,还会不会有第六家?
柳传志:如果有合适的管理人才,有合适的行业与企业,我们可能把它买下来发展成第六、第七家企业,这是很有可能的,但现在还没有出现。
记者:现在的工作压力还大吗?
柳传志:压力都转移到几位年轻人那里去了,相比他们,我每天都很愉快。
记者:对退休后有没有什么规划?
柳传志:将来我就是要做愉快的老头儿,至于退休后的具体计划,现在就有,但我不告诉你。
柳传志另外的三个选择
联想集团掌门杨元庆,神州数码掌门郭为,没人能否认两人在IT产业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联想控股如此复杂的资本帝国里,柳传志是唯一的“家长”,他是联想控股集团的总裁,同时兼任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融科智地的董事长。在内部,这个庞大的组织被称为“联想大家庭”。
因此,“大家庭”的另外三位骨干成员尽管曝光率极低,但地位同样重要。他们是接班柳传志的另外三个选择: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
他们过去几年的业绩,也随之浮出水面。
联想投资目前管理着三期基金,最近一笔基金高达1.7亿美元。据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50家公司”里,前三名全是朱立南投资的企业。
赵令欢干的“并购投资”,目标经常是成熟国企。在他的资本魔术下,2006年被弘毅投资企业的整体销售额为100亿元。弘毅投资目前管理的资金超过55亿元。
联想所有的大楼都是陈国栋盖的,也许是受柳传志干实业的思维影响过深,在楼市狂飙的2006年,融科智地发展过于“稳健”。但在联想的新“三驾马车”里,融科智地将是最早上市的公司。
联想终于成为“家族企业”
“非IT多元化”,柳传志如此向记者形容新联想的路径,该发展态势从2001年起已不可更改。
联想控股麾下PC军团将跟戴尔决战,神州数码几年前有一次特让人后怕的亏损,“风云突变”是IT行业的常态,柳传志需要分散风险。
“放权”几乎是柳传志“多元化”梦想的唯一实现途径。因为事实证明,中国那些高度集权、唯领袖正确的企业扩张,最后的下场通常郁闷无比。
因此尽管仍是“家长”,但柳传志向记者承认,他思考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宏观,联想控股旗下企业的运营和大小决策基本完全放手。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从杨元庆到朱立南,“都把联想的利益当命一样去维护”,“如果我什么都不放权,效果肯定不会是这样”。
不是任何企业领袖都敢如此放权,柳传志的秘诀在于“入模子”,也就是把联想22年来的思维模式与气质,最大程度地复制到员工乃至候选接班人身上。
“联想将成为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这是柳传志对“入模子”的最新诠释。
记者亲眼目睹了“入模子”的效果。比如,作为联想控股核心层唯一的“海归”,赵令欢如今的做派和语气都很“联想”,但一年前可还不是这样。
长达4年的接班“期末考”
在上周的“媒体沟通会”上,柳传志试图挑起的一些话题,最后经常离题万里,因为部分记者忙着表达对他的敬意,并变换着各种修辞方式。
这就是柳传志的威望,而这位63岁的商业领袖,如今渴望他的接班人能有属于自己的人气,其背后依托的并非头衔,而是无数的成功。
“媒体沟通会”上披露的几大集团的业绩,柳传志只称为“期中考试”。他的期望是:2010年,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进入国内投资业三甲,融科智地进入地产业第一集团。当然,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同样有自己的愿景需要实现。
于是,2010年这个年份被柳传志屡屡提及。那是五位接班人的“期末考试”,也是柳功成身退的时候,“联想大家庭”新的“话事人”,届时将正式浮出水面。
在接班人的“赛跑”中,朱立南他们还剩下4年时间继续证明自己的能力。类似的情况,在美国GE集团韦尔奇退休前也曾经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