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刮痧》的人都会知道,那是中美文化差异下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人眼中遭遇误读,由此酿成了华人父子的骨肉分离。在被影片中的情节感动的同时,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一部艺术创作罢了,但这种骨肉分离的揪心之痛却在美国的华人中频频上演。
电影《刮痧》翻版纽约上演
这很像中国电影《刮痧》中的剧情,但却又是发生在纽约皇后区的一个真实故事。从香港移民到美两年的周太太是一名家庭主妇,与丈夫和一对分别3岁和7岁的子女居住在纽约皇后区。去年年底,她3岁的儿子患上湿疹,为让儿子痊愈,她采用了中医常用的“熏疗法”,用一把烧着的草药放在儿子屁股上的湿疹部位进行“烟熏”治疗。
由于儿子不舒服,在妈妈为他治疗时大哭。公寓的邻居听到周家女儿哭着喊“妈妈,不要火烧弟弟了。”邻居敲开了周家的门。不久后,警察来到周太太家,并把她带回警局问话。同日下午,周太太上法庭过堂,被告“轻微虐待儿童罪”。
周太太觉得太莫名其妙,自己在家为儿子治病,居然犯了罪。然而更为严重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儿童福利局的社区专员来到周家,说她的行为“危害了儿童安全”,不理会她的解释,将她的儿子带走,送到了寄养家庭中。
周太太在接受了纽约市儿童福利局(NYC Administration For Children's Services)长达2个月的的心理辅导后,才终于领回了儿子。
移民到美国两年,周太太从未想过自己的“爱子之心”能导致儿子被儿童福利局带走由他人照顾,对于自己的遭遇,她感到不平:“中国中医治疗法已经延续几千年了,不能因为看我用草药给儿子治病就说我虐待他。”
经过儿童福利局专员的辅导,周太太逐渐了解美国的一些儿童法律条款,她表示将来再也不会因为“好心”而触犯这些法规了。周太太指出,她希望华人新移民家长能够多了解美国的保护儿童法律,千万不要被误认为“虐待”儿童而吃上官司。
期待儿童福利局了解中华文化
纽约市儿童福利局(ACS)、华策会、华埠YMCA连同纽约亚裔妇女中心1月20日在华埠131中学举办了一场题为“如何保护儿童”的社区讲座,有200多位华人家长携子女参加。纽约市儿童福利服务局(ACS)局长John B. Mattingly在讲座上表示,许多儿童福利局处理的华人案件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的。
比如说,上述的周太太用中草药治疗孩子的病,结果被儿童福利局认为是“虐待儿童”,还有一些华人家长罚孩子跪在洒在地上的米粒上,或者把孩子关在漆黑的柜橱里,这些家长的行为都触犯了“儿童保护法”,导致孩子被儿童福利局送到寄宿家庭里。
一位到场参加讲座的李太太刚从广州移民到纽约几个月。她告诉记者,赴美前早就听说过“在美国不能打孩子”,而她也希望能够通过听讲座了解美国儿童保护法案,对美国式的“教育方法”有所了解。
李太太认为,只要是家长,就肯定打过孩子,而她所谓的“打”,并不是殴打,而是轻微的惩罚。她说,有时候儿子太调皮,她会在儿子屁股上打几下,但从未有过更严重的惩罚。
李太太的儿子来来今年6岁,非常乖巧。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商场看见玩具不走,大哭大闹时,妈妈也从来没打过他,只是有时候太调皮妈妈会打他的屁股。来来说,妈妈打屁股从来都是很轻,他不觉得疼,只是有时候看见妈妈举起的手他感觉很害怕。
来来和父母到纽约居住已经半年了,妈妈和爸爸从未打过他一次。李太太表示,孩子这么小就要在美国上学、交朋友,他的压力很大,做父母的就应该尽量多鼓励孩子,不让他感觉到孤独。
李太太的先生因工作关系没办法去参加讲座,但李太太仍然认真地记笔记,说回家要给丈夫看看,这样就可以免去“电影《刮痧》故事上演”。她说,华人到美,要尽量做到入乡随俗,她建议儿童福利局应该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稍做分析,这样就不会出现“好心母亲疑似虐待儿童”的事了。
温柔妈妈成了蛮横家长
在采访之中记者发现,大多数触犯过“儿童保护法律”的华人家长不愿面对大众,把自己的经历讲出来,但广东移民梁太太却勇敢地讲述了她一双儿女被儿童福利局带走的故事。由于文化差异,梁太太在管教子女不小心触犯了法律,令她原本幸福的家庭一度陷于困境。
十几年前,梁太太与丈夫从广东移民到美国,之后就一直住在纽约的华埠。丈夫上班,而梁太太就负责在家照看4个孩子。1989年,梁太太12岁和8岁的女儿在家里玩闹,姐妹俩因为抢玩具而闹翻了脸,结果两人便动手打架。本来孩子之间打架的事情很平常,梁太太也没太留心
但8岁的小女儿第二天上学时,被老师发现身上有伤痕,于是儿童福利局的官员当天就把她从学校接走了。学校老师和儿童福利局专员因她女儿身上有伤痕,而怀疑梁太太虐待女儿,为此还上门调查。梁太太解释后,儿童福利局专员还特地把梁太太12岁的女儿带到其他房间进行问话,最后才告知梁太太,她的小女儿第二天就可以回家。
第二天,领回孩子的梁太太还以为从此就与儿童福利局脱离了关系,却没想到,之后的几年中,她成了儿童福利局严重调查的对象。
几年前,梁太太7岁的小儿子非常调皮且不听话,无奈她只能吓唬他“不听话就打你”。一次儿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差,梁太太很生气,她轻轻举起手,在儿子身上“象征性”地打了一下,告知儿子“再不听话我可就真打你了。”谁想到,儿子到学校后把妈妈对他说的话告诉了老师,并指着身上梁太太打他的地方说“妈妈打我这里了。”虽然儿子身上没有任何伤痕,但老师也向儿童福利局报告了此事。
当晚,儿童福利局的专员又来调查,由于英文不好,梁太太根本不知道对方的来意,反而认为这两个人是“没事找事”。正在准备晚饭的她这边在做着晚饭,那两个专员就一直拿着笔记录她的回答。
梁太太认为这两个人非常不礼貌,在她做晚饭的时候来访,也不和她说太多话。没多久,两人离开了梁太太家,他们的笔记上这样写着“她对我们非常不礼貌,当问起她虐待儿童的事情,她不说一句话,非常藐视我们的工作。”由于误会,善良温柔的梁太太在儿童福利局专员的眼里成了一个“无理、蛮横”的妈妈。
第二天儿子下学后,梁太太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她到学校询问才知道,孩子已经被儿童福利局带走了。之后儿童福利局派了一位华人社工致电给梁太太,并告知她的儿子目前很安全,她需要接受心理健康的辅导才能将儿子带回家。
回想起过去,梁太太说:“在美国养孩子不容易,这下我可体验到了。以后别说打孩子,连骂我都不敢了。”
缺乏沟通 华人“虐童”多是由误会引起的麻烦
儿童福利局联合纽约亚裔妇女中心、华策会、亚美社区辅助会等机构,希望能在华人社区推广中文服务,避免儿童福利局专员和家长之间沟通不便所产生的误会。
华策会的欧阳茱迪告诉记者,在他们接触的大多数“儿童虐待”案件中,绝大部分都是误会,但由于儿童福利局的义务就是保护儿童,所以就算是误会,他们也会先保障儿童的安全后,才对事件进行调查。欧阳茱迪说,虽然华人总是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但在华人社区里,真正虐待和殴打儿童的事件比在其他族裔的社区里发生的要少很多。
由于许多中国新移民对美国的儿童法案不清楚,缺少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往往不经意地就触犯这样或那样的条例。比如说,在美国12岁以下的儿童不能被一个人留在家(各州法律不同),许多华人父母却认为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算不上什么。
据儿童福利局的调查显示,发生在华人社区的案件大多数都和青少年管教有关。因为有些华人新移民父母在儿女成长期间很少和孩子沟通,有些家长只能用武力解决问题。
一位来自香港的父亲有一次因为打了13岁的儿子一巴掌而导致孩子被儿童福利局送到寄养家庭去。这位父亲是个大学毕业生,在纽约从事保险行业,他很清楚打孩子是不对的,但他这样说:“儿子已经比我高了,我一说他,他就威胁我,说我不能打他。那一次我打了他一巴掌,是因为他动手推我,我的头撞在了墙上,非常疼。”他的儿子去学校告诉老师说父亲打他,虽然只是轻轻一下,但父亲也惹来不少麻烦。
儿子被送去寄宿家庭,好几次儿童福利局人员问他“想回家吗?”这位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男孩说“我不回去,讨厌看到爸爸。”就这样,好几次他都有机会回家,但因为他说不想回去就又拖了一段时间。
没有父母在耳边的唠叨,这个孩子似乎感到很轻松,但只过了几个星期,妈妈的饭菜和爸爸温暖的拥抱就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切。最后,他告诉儿童福利局“我想回家,我要对爸爸说抱歉。若不是我扬言要打他,他也不会打我一巴掌的。”在这位男孩和父母团聚后,他一家三口都相继接受了心理辅导,这位父亲了解到,像这样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和父母沟通,而不是用武力对待。
期待更多华人寄养家庭
通常儿童福利局在处理被虐待的儿童时,都会把他们送去合适的寄养家庭。但也因为寄养家庭大多数都是美国人,因此华人子女和他们居住会有些不适。对此,儿童福利局呼吁华人社区加入寄养家庭的行列。
其实,寄养家庭并不需要有特别的条件,申请人只需要有一个普通的家,有爱心接纳其他儿童,并且照顾他们的生活。目前纽约有1万7千个儿童(0至17岁)在寄养家庭居住,而寄养家庭给予他们的关怀直接关系到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通常来讲,孩子只会在寄养家庭暂住,因为儿童福利局鼓励孩子回到他们的亲生父母身边。
据了解,目前众多义务寄养家庭中,只有少数是亚裔家庭。华策会负责儿童健康专员Wendy黄小姐表示,在她所接触的寄养家庭中,几乎没有见过中国人。当华裔儿童被寄养在美国人家中,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让这些孩子感到不亲切,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
儿童福利局也想在华人社区发展更多寄养家庭,但困难重重。目前儿童福利局所照顾的120多名亚裔小朋友中,大约75名是华裔。儿童福利局呼吁社区,如果能给受虐儿童找到一个相同族裔、相同文化背景的寄养家庭,减少文化冲击,孩子比较能够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而减少产生抵触心理。
儿童福利局移民服务主任Mark Lewis解释说,最理想的就是找到能通双语的寄养家庭。之前儿童福利局曾透过中文媒体鼓励华人成为寄养家庭,但由于寄养家庭必须与政府和社工密切接触、接受家庭访问、完成受训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中文翻译,最后也没有争取到太多华人寄养家庭。
华策会的欧阳茱迪说,许多华人家长都表示出对寄养家庭感兴趣,但无奈有些人生活空间较小,工作忙碌,加上本身也有子女,再增添另一名儿童,增加了寄养的难度。但她表示,现在很多华人家长都会询问如何成为寄养家庭,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欧阳茱迪呼吁那些生活较为富裕、住宅较大的华人家庭付出爱心,给那些由儿童福利局照看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
成为一个登记的寄养家庭其实并不难,而且儿童福利局不询问家庭的移民身份,只要政府查清家庭的财务状况和住宅环境,认为他们有能力抚养另一个儿童就可以。然后家庭成员需要通过简单的背景调查,若无虐待儿童的前科就可以。纽约州政府则会按照家庭情况每个月寄数百至千美元的育儿费用到寄养家庭,保障被寄养的儿童生活无忧。(萨莎)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