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月30日电
山村点金石 百姓擎天柱
--记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柱
记者 李善远、姚剑锋
今年53岁的张金柱是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
集体经济壮大了,但由于积劳成疾,张金柱患糖尿病已经到了晚期,每隔10天需做一次透析,可他放不下村里的事情,依然忘我地工作着。
“村集体光没有外债还不行,还得有存款,这样才有能力帮助老百姓。”
“很多人说咱张书记‘抠’,但他‘抠’的是地方。”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平岭后村的老出纳李志信这样说。
上世纪70年代末,张金柱接任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平岭后村背着27万元外债。“那可是天文数字啊,当时咱们觉得祖祖辈辈也还不清。”李志信说,“你说这样的家不抠哪行?”
为了化解债务,张金柱立下规矩:村干部要把村集体当成自己家,谁乱花一分钱,谁就是败家子!以后,村里千方百计增收节支。
老出纳拿着发黄的账本告诉记者:“30年来,村里每年的招待费就1000块钱,这个数从来没突破过。”每次到县里开会、办事,张金柱都是自己掏钱坐公交车。
平岭后村有林面积1.5万亩,为了使采伐的木材收到最大效益,张金柱始终坚持集体采伐。村里成立了由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木材检尺小组,接受群众监督。每年木材采伐后,张金柱都要带领班子成员到采伐现场看管,吃住在山上,一住就是两个月,从没拿过村里一分钱。
在卖木材的过程中,一些木材贩子或亲属来到他家,给钱送物,要求木材的价格低一点,装车时让一点。张金柱总是坚定地说:“村里也是家,如果这样做,群众会戳我的脊梁骨。”
在张金柱的领导下,村集体一天天壮大起来,仅三年时间就还清了外债。但是张金柱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说:“大河没水小河干,村集体光没有外债还不行,还得有存款,这样才有能力帮助老百姓。”
平岭后村山多地少,他和班子成员研究,决定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养山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于是,在别的村都留着荒山采蕨菜、做牧场时,平岭后村已经在建造绿色银行了。他带着干部、乡亲上山植树,中午在山上啃几口干粮、就着地里冒芽的小根菜、喝几口山泉水,就是午饭了。20多年下来,平岭后村的集体人工林由不到400亩发展到目前的8000多亩。从1995年开始,全村人工林进入循环采伐期,仅2005年就为全村百姓分红87万元。目前全村人工林实行了林改,村民人均10亩,仅此一项,村民人均一年就能收入1000多元。
除了靠山吃山,张金柱还利用现有资源置办企业。他带着村班子先后置办了木器加工厂、油坊、商店、酒厂等,经过精心管理,这些小企业每年都能为村集体增加一定的收入。就这样,张金柱用了近30年的时间,把一个债务村治理成了富裕村。目前,村集体存款已达150多万元。
“我无儿无女,你就是我的亲儿子,感谢党培养出你这样的好干部。”
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的一步步壮大,张金柱开始把思路放在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上。他根据平岭后村的实际,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业、搞流域承包、兴办第三产业等。张金柱提出,村集体每年拿出两万元资金扶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包一户贫困户,负责该户的脱贫工作。
村民段廷文生活困难,虽然他懂得养蜂技术,但苦于没有本钱。张金柱和村班子研究后,从村集体资金中拿出2000元借给段廷文。段廷文有了本钱,干起了养蜂产业,当年就收入1万元,不但还清了村里的借款,自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老村干部郭凤春,常年有病,劳动能力差,孩子又小,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张金柱主动到他家,炕头上谈心,和他共同商讨脱贫致富的办法,最后确定了养猪这一项目。
几天后,张金柱把猪崽给郭凤春送到家,又借给他5000元,作为买饲料的流动资金。郭凤春从此开始养猪,一年两茬,每茬30头,连养了三年,不但看病的外债还上了,还有了数万元的积蓄。老郭常对乡亲们讲:“多亏金柱帮助我!”
五保户张全和在张金柱的关怀下,生活一直很好。逢年过节,张金柱总要从家里带些年货和钱给他拜年。张全和说:“我无儿无女,你就是我的亲儿子,感谢党培养出你这样的好干部。”在张金柱的带领下,全村的贫困户中,已有35户在集体的扶持下脱了贫。
如今,平岭后村182户乡亲中,除了4个五保户外,其余178户家家都有致富项目,人均收入也一增再增。
“乡亲们信任我,才让我在这个岗位上,我不能想着自己,得想着平岭后村的老少爷们儿!”
建设一个文明的山村,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张金柱多年的夙愿。村里累计投入300多万元,先后通了自来水、有线电视,新建了校舍,进行了街道治理,安装了路灯。1997年,平岭后村在全县第一个走进省级文明村行列。
从1998年至今,平岭后村在文明村建设中仍然保持着老典型的荣誉,先后投资完成了有线电视加密联网、改造电话通讯、实现了“电话村”。村里每年用于公益事业的投资达50万元以上。
平岭后村一点一滴的变化,无不倾注着老支书张金柱的心血。2002年,永尖线道路拓宽,涉及平岭后村4个自然屯3公里的大墙拆迁,张金柱每天都坐镇一线。有一天,一个钉子扎了他的脚,由于他患有糖尿病,引发了脚底溃烂,使得他一年多不能下地,他就坐在地上指挥工程建设。
2003年,拆迁后的主街要统一砌花墙,而那一年赶上红河漂流工程启动,全县水泥脱销,正砌着的花墙因缺水泥而停工,张金柱急得嘴都起了泡。后来他让家人把自己背上车,把流着脓血的脚用宽带子吊起来,坐车到抚顺找熟人,把水泥买回来。
在抓实文明村硬件建设的同时,张金柱还带领村班子狠抓精神文明软件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实现了制度管人、制度治村。村里干什么工程,张金柱坚持民主议事。超万元的工程,要召开村民大会,超千元的事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不干群众不满意的事。他们还在村民中坚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形成了“户户争十星,家家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到目前,平岭后村已连续19年无超生、无刑事案件,多年保持抚顺市综合治理先进村的称号,连续8年保持着省级文明村、省级安全文明村的荣誉。
张金柱心想集体,情系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在张金柱家里记者看到,他家的三间住房十分简陋,土炕上摆放着老式炕柜,另外还摆放着两个掉了漆的木箱,这就是张金柱的全部家当。担任村干部以来,张金柱累计拒收各种好处费超过3万元。
张金柱的病在一天天加重,每当乡亲们看着老书记步履蹒跚的背影,都暗自落泪,心里为他祈祷,希望他的病能奇迹般地好转。牵挂他健康的老老少少村民都劝他:“你就拿村里的钱去看病吧,别怕花钱,去沈阳、去北京,一定要把病治好啊!”可是张金柱宁愿向亲戚借钱治病也不愿动用村里的一分一厘。
他说:“乡亲们信任我,才让我在这个岗位上,我不能想着自己,我得想着平岭后村的老少爷们儿!”
(责任编辑:刘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