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存国老家
在兰州市永登县秦川镇胜利村,一个身患绝症,在病榻弥留之际的母亲,她今生最后的心愿就是能见上自己的独生子一面。她的儿子刘存国去年从老家来京打工,至今杳无音讯。今日起,本报联动《兰州晨报》,共同展开两地搜寻行动,希望能及时找到她的儿子,帮助他迅速回到母亲身边,完成她的慈母心愿。
绝症母亲病榻弥留
现年51岁的张莲恩在一个月前被医院检查出身患绝症--胃癌,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由于无钱治疗,她在亲属的陪同下在医院仅仅治疗了一个星期后,就回到了家中。
1月29日中午12时许,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永登县秦川镇胜利村二社张莲恩的家中。在周围一片砖瓦房的包围下,仍是土坯围墙的张莲恩家。整个院落除了墙角几块用来生火的蜂窝煤外,并无它物,一阵刺骨的冷风吹过,墙外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呜呜的声音,一切是那么的凄凉。而在院中坐南朝北两间土木结构的房子里,堆满了杂物。张莲恩所住的房间里,除了一个仅能容下一人的土炕外,还有一个火炉外加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张莲恩仰躺在炕上,双目紧盯天花板无法说话。围在她身边的亲戚和邻居们望着这一幕,一个个眼含泪水,因为他们都知道张莲恩的时间不多了。
儿子进京打工杳无音讯
走出屋子,张莲恩的亲戚刘自德向记者讲述了张莲恩的不幸遭遇。1999年,张莲恩的丈夫突然患了骨癌,2001年,张莲恩的丈夫带着对妻儿的不舍撒手人寰。家中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20岁才上初中的儿子刘存国被迫辍学外出打工。由于既没有学历也没有技能,刘存国只能干最累、收入最少的活。作为母亲的张莲恩虽然很心疼这个独子,却也没有办法改变生活困窘的现状。
2006年3月,刘存国和村里的几个青壮年一起踏上了进京的列车。然而,进京后的刘存国自当年3月至5月向家中来过两个电话后,便一直杳无音讯。
慈母病榻盼儿归
和刘存国一起进京打工的刘自俊告诉记者,到北京后,他们一起曾在北京市房山区一建筑工地打工。当年7月,由于种种原因,同去打工的人都分开了,有些人去了别的地方,有些人回到了家乡。
刘自俊回到家乡后就和刘存国失去了联系,而在进京打工的4个月里,刘存国只和家里联系过两次。据周围的邻居讲,在2006年6月,张莲恩就已经感到身体极度不适,但她一直咬紧牙关坚持到了秋收,秋收结束后,张莲恩就倒下了。
2007年1月,张莲恩在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胃癌并腹膜转移,在住院治疗了一个星期后,因无钱治疗不得不返回家中。虽然在亲友们心照不宣的隐瞒下,张莲恩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了绝症,但是身体的日益虚弱让她倍加思念远在北京的儿子刘存国,此刻的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让自己疼爱的儿子回家,让她好好看上一眼。
张莲恩的亲戚在打听中了解到,2007年1月回乡的邻村一位青年曾在几个月前和刘存国通过电话,刘存国当时是在北京海淀区当保安,甚至还有人说,他在北京的一家新闻媒体做保安工作。但因为刘存国用的是公用电话,亲戚们无法与他取得联系。
今生今世最后心愿
病榻上,张莲恩用枯干冰冷的手拿着儿子刘存国的照片,眼中流露出无限温情与思念,她一会儿拿起刘存国小时候的黑白照,沉浸在回忆里,偶尔轻声呼唤着:国儿、国儿。一会儿又拿起刘存国长大后的彩色照片,看着笑着,轻声说:我的国儿长大了……在两张照片的交替中,张莲恩的眼中一直闪烁着与病体不相称的眼神。或许是有更多的回忆涌动在脑海,张莲恩闭上眼,将儿子的照片贴在胸口,口中轻轻念叨着:国儿,妈想你,你快回来吧!在场人无不暗自垂泪。当得知记者会帮助她寻找儿子时,张莲恩睁开眼睛,目光中露出探寻的、惊喜的光芒,她轻轻咧开嘴角笑了笑,说了声:谢谢!
离开时,刘自德再三恳求记者,一定要设法找到刘存国,让他尽快回家见母亲一面,不然今生今世可能再也见不到母亲的笑脸了。
联动《兰州晨报》
共同寻找刘存国
为了尽快帮病榻上的绝症母亲找回朝思暮想的儿子,今天上午,本报与《兰州晨报》联合发起两地共同寻找刘存国行动。当记者将两家媒体共同帮助他们寻找刘存国的消息转告张莲恩的亲属时,他们高兴地说:希望国儿或者他的同事、领导能尽快看到《北京晚报》,让他尽快回家,回来看看这个可怜的妈妈。
我们真诚希望通过两家媒体的共同努力,及时寻找到她的儿子,并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刘存国回到母亲身边。如有知情人知道相关线索,可以拨打本报寻找刘存国专线13311188221,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与您取得联系。
刘存国在京打工足迹
北京房山区一建筑工地打工
北京海淀区当保安
北京一家媒体做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