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生活二十四年
“夺命鸳鸯”能否假释
在监狱中度过了漫长的24年之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猖獗一时的西德恐怖组织“红军派”的主要成员布丽吉特·默恩霍特,近日向法院申请假释出狱,“默恩霍特”、“红军派”等消失已久的字眼,再度出现在德国报章的标题之中,勾起了德国民众对那个时期的恐怖回忆。
本报特约记者 陶蹊
绑架不成 痛下杀手
1977年7月30日的下午,3位不速之客来到位于法兰克福郊外的一座别墅门前。这座豪华别墅的主人是联邦德国第二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的主席于尔根·蓬托,此时,他正和妻子伊内斯打点行装,准备前往巴西里约热内卢度假。正忙得不亦乐乎,蓬托原本不打算接待来访者。不过,当得知客人的身份后,他马上改变了主意。
到访的是蓬托老友的女儿(也是他的教女)、26岁的苏珊·阿尔布雷希特,她捧着一大束红玫瑰,还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同伴。伊内斯把苏珊和她的两个同伴接进客厅,然后就离开了,让他们和自己的丈夫谈话。几分钟后,她突然听到客厅里传来了争吵声,接着传来了枪声。伊内斯立即冲了进去,发现丈夫倒在血泊之中,头部和胸部多处中弹。透过客厅的窗户,她看到苏珊和她的两个同伴正在庭院中的草坪上飞奔,向大门口逃去。伊内斯难以相信眼前的一切——苏珊竟然杀害了爱她的教父!几分钟后,蓬托死亡。警方推测,苏珊和她的两个同伴原本试图绑架蓬托,遭到反抗后便痛下杀手。
与苏珊一同实施这次暗杀行动的年轻女子就是布丽吉特·默恩霍特,那名年轻男子则是她的男友克里斯蒂安·克拉尔,他们都是西德恐怖组织“红军派”的成员。
默恩霍特是“红军派”第二代成员中的领导人物。1949年,默恩霍特出生于西德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67年,18岁的她被著名的慕尼黑大学录取,就读于哲学系。20世纪60年代末,包括西德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爆发学潮,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渴望砸碎现存的社会制度,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甚至武斗。置身于这股浪潮中的默恩霍特,比绝大多数同龄人更为激进,她于1971年加入了德国恐怖组织“红军派”。
“红军派”的创建人是安德里亚斯·巴德尔和乌尔丽克·迈因霍夫,他们仇视资本主义,认为可以通过暗杀资本家和司法官员,使西德变成一个专制的警察国家,从而促使民众转而选择共产主义制度。1972年5月,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等人策划、袭击了美军在法兰克福的基地,这是“红军派”在西德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行动。此后,他们很快被警方逮捕,以默恩霍特为代表的“红军派”第二代成员粉墨登场。
用“撕票”报复政府
暗杀蓬托是默恩霍特领导并亲自实施的首起恐怖活动。1个多月后,她又带领同伴制造了震惊西德的恐怖事件——绑架汉斯-马丁·施莱尔。
施莱尔是西德联邦雇主协会的主席,同时也是联邦工业联合会的主席,是西德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1977年9月,西德警方获悉,施莱尔成了“红军派”的目标,因此加强了对他的保护。然而,警方低估了“红军派”第二代成员的能力,默恩霍特等人精心策划的绑架行动还是得手了,整个过程如同好莱坞大片中的场景,令人瞠目结舌。
当年9月5日,施莱尔像平常一样下班回家,他乘坐的汽车后面还跟着一辆对其实施保护的警车。汽车正向前行驶时,路边的一对男女突然将手中的一辆婴儿车推向汽车的前方。施莱尔的司机急踩刹车,后面跟随的警车刹车不及,撞上了施莱尔的汽车。此时,那对青年男女和3名同伴拔出枪,开始疯狂扫射。警车中的3名警察和施莱尔的司机身中100多枪,当场死亡,施莱尔被绑架。
在这起绑架活动中,默恩霍特起了关键的作用,正是她和男友克里斯蒂安·克拉尔将婴儿车推向路中央,迫使施莱尔的车停下来。
绑架了施莱尔之后,默恩霍特等人给西德政府发了一封信,要求政府立即释放被关押的10名“红军派”成员,其中包括被关押在施塔姆海姆监狱的巴德尔。面对要挟,西德政府采取了拖延时间的策略,希望警方及时救出施莱尔。
当年10月13日,汉莎航空公司从西班牙马洛卡飞往法兰克福的第181次航班,被4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他们提出了与默恩霍特等人同样的要求,外加1500万美元的赎金。在恐怖分子的要求下,被劫持的客机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降落。途中,恐怖分子枪杀了飞行员舒尔曼。
面对这起恐怖事件,西德政府采取了果断措施。当年10月18日午夜,西德反恐特种部队在摩加迪沙机场突袭了被劫持的客机,击毙3名恐怖分子,解救了客机上的87名乘客。
通过收音机得知这一消息后,被关押在施塔姆海姆监狱中的巴德尔、其女友古德龙·恩斯林以及另外一名“红军派”头目自杀身亡。
眼看自己的要求已经无法得到满足,出于对西德政府的报复,默恩霍特等人在第二天杀害了人质施莱尔。
“夺命鸳鸯”境外落网
这一系列恐怖事件,让整个西德心惊胆战,被媒体称为“德国之秋”。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默恩霍特和其男友克拉尔频频现身,被称为“红军派”第二代成员中的“夺命鸳鸯”,默恩霍特本人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与其前辈迈因霍夫、恩斯林齐名的“红军派”恐怖分子。
1978年5月,默恩霍特与3名同伙在南斯拉夫被捕。6个月后,她被释放,并被允许前往她所选择的任何国家。此时,“红军派”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默恩霍特并没打算金盆洗手,她很快便潜回德国,寻找新的袭击目标。
1981年9月15日,美国欧洲战区司令弗雷德里克·克罗森的车队在前往海德堡的途中,突然遭到袭击。克罗森的车被一枚火箭弹击中,但由于汽车装有防弹装甲,克罗森和妻子仅被破碎的车窗玻璃划伤。随行军警立即对周边地区展开搜索,结果在附近一个小山头上找到了火箭发射器、帐篷、电台等物品。很明显,这是一次计划周密的袭击事件。袭击发生后不久,一个自称为“古德龙·恩斯林突击队”的组织发表声明,宣布对此负责。西德警方经过调查,确认默恩霍特是这起事件的策划者和参与者。
1982年11月11日,默恩霍特、克拉尔等人,在位于法兰克福附近的营地中被捕。第二年,法庭开始对默恩霍特和克拉尔进行审判,给了他们严厉的惩罚——5个终身监禁,外加15年监禁。判决还规定,默恩霍特在服刑的前24年内不得申请假释,而克拉尔申请假释的期限还要再推后两年。
默恩霍特等人的被捕给了“红军派”沉重的打击。1998年,“红军派”发表声明,宣布停止暴力活动并自我解散,默恩霍特和克拉尔成为被关押在监狱中的最后两名“红军派”成员。
申请假释 但不忏悔
今年1月22日,默恩霍特服刑满24年。此前,她已经委托律师提出了假释的申请,法庭为此举行了听证会。
在老一辈德国民众的印象中,默恩霍特是一个年轻的金发女郎。如今出现在法庭上的她,已经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妇人,头发花白,眼眶深陷。尽管在狱中表现良好,但默恩霍特从未公开发表过任何对过去表示自责或忏悔的声明。她的律师认为,在申请假释之际表示忏悔并不合适,容易给受害者家属留下“受到了侮辱”的错觉。
尽管尚未达到申请假释的服刑年限,默恩霍特的男友克拉尔也提出了假释的申请,并依照法律程序,请求德国总统批准。与默恩霍特一样,克拉尔也从未就其罪行表示过忏悔。2001年,他在狱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德国能够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他本人永远不会“断绝”与“红军派”的关系。不过,克拉尔表示,他“不再寄希望于武装斗争”。
是否应允许默恩霍特和克拉尔假释出狱,这在德国政界及民众中引起了争论。绝大多数受害者家属和部分政界人士认为,这两个人从未对自己的罪行表示忏悔,因此强烈反对他们假释出狱。而另外一些民众和知名人士则有不同的意见。德国绿党领导人、联邦议会副议长安特耶·福尔默表示,默恩霍特和克拉尔服刑的时间比战后的一些纳粹分子还要长,在狱中的表现良好,应该允许他们假释出狱。柏林歌舞团团长卡斯托夫也持此种观点,并承诺,一旦克拉尔出狱,将给他提供一份舞台技师的工作。
在听证会上,检察官给出了反对他们假释的一个很实际的理由:如果他们假释出狱,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媒体的“宠儿”,从而给受害者家属造成极大的伤害。法庭将在2月最终决定是否允许默恩霍特假释出狱。
参考资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的极左运动
经过战后20多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方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末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一个风云变幻、危机重重的时期,失业浪潮、通货膨胀、企业倒闭、政治腐败……造成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再次受到冲击。1968年,法国大学生占领了巴黎大学,掀起了“五月风暴”,西德、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的大学生也遥相呼应,一些激进分子甚至建立了恐怖组织,进行暴力活动,比如西德的“红军派”、意大利的“红色旅”以及法国的“直接运动”。
(责任编辑: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