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采取三大措施解决农民上访问题
晨报讯(记者王海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昨天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引起农民上访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征占、村级财务和环境污染,其中土地问题所占比重较高。
| |
陈锡文说,农民的利益诉求如不能通过有效的渠道加以解决,可能会使一部分群众聚集在一起,向政府表达诉求。总体上看,与2005年相比,去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和人数明显下降。
陈锡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农民表达诉求有畅通的渠道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的渠道不止一种,但真正解决老百姓提出的问题才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涉及农民利益的问题上,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办事,“尽量减少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发生,甚至不发生,这种矛盾就不会存在。”三大措施解决农民上访问题
陈锡文说,当前引起农民上访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征占、村级财务和环境污染,其中土地问题所占比重较高。国家对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2004年底国务院制定的28号文件中就已经明确,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政府要提高补偿标准。要对失地农民给予就业培训和服务。要把失地农民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三项工作正在逐步落实。
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31号文件,确定所有土地出让金的收入都必须立即入库,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同时,在这些费用的支出中,首先必须保障对农民的补偿、对农民的培训和就业服务,以及把农民纳入当地的社保体系,从资金上规范了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收支,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二是过去由于很多土地是为了招商引资而征用的,特别是为了让工业企业投资,很多地方压低地价,甚至零地价,这个文件明确提出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拍挂”制度,不允许低地价。
三是强调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的干部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是简单地追求GDP的增长。比如说现在特别强调各地在经济增长中要加强对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