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金柱(左二)在大棚内组织生产。
新华社发
阳光透过山坳雾霭,投射在张金柱蜡黄的脸上;佝偻着身子,拄着木棍站在山坡上,近乎失明的双眼凝望着脚下的小山村。这是张金柱10多年的老习惯:每天清晨天蒙蒙亮,爬到村前山坡上,看一眼熟悉的山村,琢磨着乡亲们的生活和将来。
| |
40年前,14岁的张金柱和父亲从山东老家逃荒至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平岭后村,朴素的山民接纳了他们父子。当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24年,张金柱带领村民把这个负债累累的偏远山村转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村民们说:平岭后村没有出油的井,只有个真正的好干部。
住院:一个集体存款达150万元的村,支部书记居然看不起病
张金柱多年来清晨起来看一眼山村的习惯中断了:1月22日,张金柱躺在了清原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
“谈了半个多小时,这次终于说服他住院了。本来应该一周透析3至4次的,他一次都透不上。”王敦京院长舒了口气。张金柱患糖尿病已10多年,是这里的老患者。由于没按规律治疗,他的病情已相当严重:糖尿病引发并发症,眼睛只有光感;尿毒症,靠血液透析和输血维持……
即便这样,前些日子,他也忍着不住院,每周让开出租的女婿送自己来医院透析一次,50多公里山路,当天返回。
为什么不按时治疗?
“一是忒忙。村里的事,干就到处是活,不干就没活。”张金柱病情虽重,精神尚佳,“二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这个病原来不痛不痒,总想省一点。”
在一个集体存款达150万元的村,支部书记居然看不起病?
张金柱可是大苏河乡远近闻名的“能人”。
“我们平岭后村182户村民,除了五保户,90%以上的村民都有致富项目,年收入一二十万元的大有人在;村集体所有的修理厂、酒厂、林场,效益都不错。”平岭后村村委会主任刘忠祥说,“这些致富项目几乎都是张书记出点子、拉贷款,帮着张罗起来的,可他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划拉点。”
在平岭后村,张金柱家经济条件落在后面,全家4口人住着3间旧平房,惟一值钱的家电就是一台21英寸彩电。
张金柱认自己的理儿:“穷点有啥啊?村民都富了,借钱也有地方啊;就我一个富,村民都穷,借钱也没地方啊。”
看着张书记病情一天天加重,村民联名要求从集体存款中拿出一万元给张书记做医药费,可张金柱坚决不同意,“集体的钱是全体村民的,我不能带这个头”。
辞“官”:病中的张金柱没有到会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但村里党员还是全投了他的票
54岁的张金柱,在村委会主任和支部书记这个位置,一干就是24年,向村民交了份不错的成绩单。还清村里27万元欠债,有了集体积累,村民富起来了,村里连续19年无超生现象、未发生刑事案件,连续8年获省级文明村称号。
张金柱的身体状况却一天不比一天。2002年,张金柱为拓宽公路组织拆迁时,脚被钉子扎透,引发溃烂,一年多时间不能下地,只能坐在地上指挥;眼睛也近乎失明。
张金柱渐渐萌生退意,想把村里的摊子交给年轻人。
2003年1月,村两委换届选举,病中的张金柱没有到会参加选举。村里党员虽然知道再也不能让村里的工作拖垮张书记,但还是全投了他的票。
孩子心疼父亲的身体,坚决不同意父亲再干下去。
面对乡亲们的信任和家人近于哀求的目光,硬汉子张金柱流泪了,他对孩子们说:大伙儿这么信任我,我再推辞,对不起他们;再说,我也没权力贪图安逸啊!
党员们眼含热泪,用推车推着张金柱到村支部上任。
大伙儿信服张金柱。
张金柱抓计划生育时,村民郑兆华曾用上了膛的“洋炮”顶住张金柱的脑门,“咋地?老子非得把儿子生个出来!”没几年,郑兆华做生意赔了,成了困难户。张金柱不计前嫌,主动与他结成对子,以自己名义担保贷款8万元,帮郑兆华发展人参养殖。几年下来,郑兆华就发了。“8万元啊,我赔了,张书记得替我全还了!”直到今天,郑兆华还念叨张书记的好。
张金柱多年来一直照顾非亲非故的五保户张全和,逢年过节,总要从自家带些年货和钱给他。一次,张金柱给老人拜年,老人跪在地上,拉着张金柱的手说:“我无儿无女,你就是我的亲儿子。”
坦荡:当村支书不是为个别人谋利的,更不是为自己谋利的,是为全村人服务的
在张金柱的心中,有一条界线划得很清:自己当村支书不是为个别人谋利的,更不是为自己谋利的,是为全村人服务的,应坦坦荡荡接受村民的监督。
平岭后村一直坚持民主议事制度,超万元的工程要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超千元的支出要举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确定。就连每年谁家需要照顾,哪家该定五保户等等,都要经过有关程序由全体村民确定。
早年村里主要收入靠林木,由于管理粗放,村里不但得不到林木收益,有时反而倒贴钱。张金柱组织成立木材检尺小组,统一定价,公开拍卖。明路堵死了,一些木材贩子来到他家,或递钱或说情,希望价格低一点,装车时涨一点,每次都被斩钉截铁地回绝。村集体的存款一天天多起来。
亲戚们都有些怕张金柱:不但沾不上光,碰到村里出义务工,他总是先让亲戚们打头阵。别人干活还能讲点条件,安排亲戚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
村里办企业,村民们都希望能到企业上班。为此,村里做出规定,优先照顾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家。村民张九星是张金柱的舅丈人,认为自己符合条件,向张金柱提出去村办企业上班的要求。张金柱摇头说,比你家困难的还有呢!
平岭吐翠,描绘着一位平凡的村干部辉煌、壮丽的不朽篇章;苏河潺潺,见证着一位非凡的支部书记对人民深沉的情怀。
张金柱的病情引起抚顺市、清原县、大苏河乡三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已筹措资金10万元,积极为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