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放在鎏金铜棺上的七粒舍利子(1月30日摄)。
近日,有“岭南第一圣域”之称的广东省新兴县龙山国恩寺,发现七粒佛舍利。这些舍利是骨质,剖面近圆形,最大的直径0.35厘米,最小的直径0.15厘米。
| |
海口晚报网1月31日讯:29日上午,广东云浮市和新兴县在龙山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去年12月28日在国恩寺发现的7粒乳白色珠状物属舍利。据介绍,这也是广东首次以考古发掘形式发现如此珍贵的舍利子。
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
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成基副主任介绍,在国恩寺挖出的舍利是骨质,珠粒状,圆润,乳白色,有光泽感;剖面近圆形,大小有别,最大者直径0.35厘米,最小者直径0.15厘米。
根据发掘地点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的特点,地宫上下的文化堆积层顺次叠压有四层:第一层为表层土,含大量近现代的砖瓦碎块和陶瓷片;第二层出土了较多明清时期的砖瓦块和少量花卉纹瓦当、青花瓷片等;第三层含有少量两宋时期的青瓷残片,层下有灰坑遗迹;第四层含有大量唐五代筒瓦、板瓦及少量瓦当、滴水、石斗和南朝花纹砖等遗物,地层下有柱洞、地宫遗迹。
这次在国恩寺同时出土的青铜文物,是隋唐风格比较典型的作品,对研究当时的佛教历史、葬俗和唐代艺术等都具有重要价值。而7粒舍利子更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
修建“舍利殿”珍藏
据当时基建现场的民工回忆,地宫为一长方小型砖室结构,用9块红褐色长方砖组成,宫内放置通体鎏金素面圈足铜圆盒、鎏金提梁铜水罐、铜棺等遗物。铜棺盖表有织物捆绑痕迹。棺内填满谷壳,谷壳中放置一茶色水晶球,晶体纹理清晰,球表面涂金,大部分脱落,球中部钻有一椭圆形槽洞,洞内珍藏7颗舍利子,槽洞用一条金属条塞封护球径5.1厘米。铜钱约80枚,分“五铢”、“开元通宝”两种。主要盛装在铜盒内和散放在地宫地面的铺地砖上。
而谈到如何珍藏这些佛宝舍利子,如禅方丈说,他们正在附近重新装修一个“舍利殿”,将舍利子、出土文物以及寺里的其他一些宝物汇集在一起,向游客们展示,预计春节前可以开放。而发掘舍利子的遗址现场将永久保留。
专家们分析——
可能是释迦舍利
据考古专家们分析,这次新兴国恩寺出土的舍利子有可能是初祖达摩从印度带到中国的释迦舍利,然后代代相传,传到六祖惠能被带回国恩寺的。六祖为报答父母恩而将舍利子埋在报恩塔基下,作为镇塔之宝。也可能是二祖到五祖某个祖师的舍利。
至于史上没有国恩寺舍利的记载,是因为舍利是极为珍贵的佛宝,如果泄密,会引起极大的纷争,故秘而不宣。也可能是两百多年前国恩寺的一场大火,将有关史料记载烧毁。
民间一直流传着国恩寺有夜光珠并会在晚上发出异光的说法,却没有人亲眼见过。时至今天,有人相信这可能就是这些舍利子和水晶球所发出的异光。(文字节选自广州日报于敢勇)(来源: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