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大学生”:尴尬的志愿者
本刊记者 李北方 发自黑龙江
熊克强和张学玲是一对小夫妻,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义顺乡六合村一所学生总数不到60人的小学里,分别担任一、二年级的班主任。
他们的身份是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期到2006年7月就结束了,但他们并未考虑过离开。
2006年11月,他们再次签订了一份为期6年的志愿服务协议,而从7月份起,每月600元的生活补助就没有再发放过,但他们仍在正常上班。
早在1980年代,志愿者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当时在天津出现了第一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援西部建设行动影响广泛,徐本禹更是通过“感动中国”将志愿者的概念进一步传播。
很多省市也大力推动志愿者服务,或者在某些行动中借用了志愿者的概念。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教授说:“从地图上看志愿行动的分布,与全球天主教、基督教的分布是大致重合的。在缺乏基督教背景和发展水平极不均衡的中国,推广志愿服务难以避免地遭遇一些尴尬。”
2006年,黑龙江省推行的“村村大学生”计划便出现了这样的尴尬。
志愿者的迷茫
张学玲现在对自己的身份感到不确定,“感觉就是个代课老师,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他们抱怨着恒定不变的600元,因为教师的待遇在不断提高,基本已经在每月1000元以上,而且每年按13个月发工资。校长谢连春也替他们打抱不平:“(省里的政策)给我的感觉就是,现在缺老师,国家雇你顶岗,什么时候老师够了,你就可以撤了。”
显然,在张学玲那里,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不是“自愿、不计报酬和利他的”,而是当成了一份正式工作。在回答为什么继续签6年的志愿服务协议时,她说:“不签就失业啦。”她一直以来的理解是,当完两年志愿者就能转为正式教师,而且“看我们这两年的表现,也应该给我们转为正式老师。”谢连春校长对二人工作的理解是,“分的时候说的是两年的志愿期,如果愿意继续干,就转为正式的教师。后来这个说法就变了。”
不光张学玲和他的同事们这么认为,就连当地教育部门一开始也是把他们当作正式工作人员看待的。在来六合村小学工作不久,他们就填写了小学一级教师定级的申报表。在以为一切会按部就班发展时,2006年7月,他们忽然意识到身份成了一个问题。张学玲说,如果早知道工作不稳定,也不可能结婚,到现在,“只能干了,干一天算一天”。
与熊克强、张学玲一批于2004年到农村服务的应届大学生共有1123人,像他们二人这样在两年后搞不清自己身份的情况绝非个别。说这是对政策的误解也好,不同理解也好,现在必须对派遣这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村的政策背景进行一番交代了。
2004年6月,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教育厅、人事厅、财政厅、公安厅、农业委员会、团省委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黑教联(2004)47号文件,题为《关于实施选派大学生服务农村行动计划的通知》(简称47号文)。47号文称,省委把“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列为“十项利民行动”的33个重点推进项目之一,要争取在3~5年内选派、培养近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从事村务领导工作,每年选派1000名左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一线从事为期两年的党务或行政工作,同时还要选派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到村小学担任副校长。47号文对“参加支援农村建设的志愿者”(志愿者的称谓在文件的第三条即“政策支持”中首次出现)承诺了若干的政策待遇,除考试加分、减免欠缴学费、荣誉奖励等之外,后来在学生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引起争议最大的是第一点和第六点,原文如下:
“到农村工作的志愿者不开具就业报到证,到农村工作两年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每人每月600元,年交通补助400元。两年志愿服务期满后,根据工作去向开具就业报到证。其中,对志愿扎根农村工作的一次性发给安家费2万元,执行定级工资,并同时向上浮动一档工资,工作满8年的经批准可转为固定工资,并再向上浮动两档工资。”
“服务期满两年的志愿者,可通过考试方式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志愿扎根农村工作的,给予行政副科级职级待遇,并结合村级干部职业化管理办法的探索,可直接选任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或任乡(镇)长助理、副乡(镇)长职务;对志愿扎根农村中小学工作的可直接任命为中小学校长,并可提前一年确定专业技术职务。”
[1][2][3][下一页] |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