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31日讯记者潘跃从全国工商联今天在此间举行的2006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了解到,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民营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 |
据介绍,民营经济对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不断增大。以中国光彩事业为例,到2006年6月,累计到位投资资金1247亿元,比2005年6月增长178亿元;累计安置就业47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79万人;累计帮助脱贫769.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21万人;累计捐赠财物1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40亿元。
黄孟复说,民营经济已占到全国GDP的65%左右,占经济增量的70%—80%,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现在已是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主体。民营经济不断争取政策、法律和制度公平待遇的过程,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更大公平;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资本和全社会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在增加民众财富、平衡地区发展等方面,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显著。
以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例,黄孟复说,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农民,主导力量是政府,而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参与力量就是民营企业。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和广泛参与,如果不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与经营方式,如果不逐步、普遍地建立各种类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企业和新式农业合作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006年,是党和国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进一步落实的一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更大发展。
谈到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黄孟复指出,部门落实“非公经济36条”的措施推进还不平衡,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尚有不小差距。例如,劳动纠纷不断增加,社会诚信意识仍有不足,商标假冒、产品伪劣、财务失真、偷漏税款等问题仍在部分民营企业中存在,特别是在中小民营企业。此外,资源浪费加大、环境污染加重,违法犯罪、商业贿赂等问题,也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民营企业的评价。
2007年中国的宏观经济仍将保持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态势,黄孟复认为,这为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条件,物权法制定实施、企业所得税法出台、金融体制改革加快,以及“非公经济36条”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都将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民营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进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是民营企业的社会与历史责任,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要为此不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