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红红的请柬,有人称之为“税票”,是难以回避的人情债和负担,也有人说这是人之常情,但有的请客者“网”的客人太多了——
本报记者许承纪现在的请柬真是越来越多了。兴安县某机关工作人员一周内收到6份请柬,都是请喝“乔迁新居酒”。
| |
于是,有的人将请柬称为“税票”,说这“税票”一到手,不得不掏腰包前去,此谚颇有诙谐幽默和无可奈何之意。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说这是人之常情,只要有个“度”就行。那么,该如何看待这红红的请柬呢?
难以回避的人情债
1月25日,记者在兴安某局机关办公室,看到一工作人员桌子上有许多请柬,便问他,一年之中应酬这些是否要花几千元?“何止几千,我已经花有一万多!你想想看,单‘乔迁新居酒’一项,兴安有些人买几套房子,每次都请酒,就这就得送去几次礼金!”他说。
市区某研究所的员工覃某向记者道出他的烦恼:自去年8月初至今,他已经接到近30张请柬,从结婚酒到满月酒等等,送的礼金最多200元、少的100元、50元不等,共花去人民币2000多元。“如果夫妻双双都下岗,靠吃低保过日子,这个数额肯定承担不起。就算有工作,如果是低收入者也不行。”但与此同时,覃某又认为,如果没有得到这些请柬,会不会是亲戚朋友们疏远了自己呢?覃先生内心也很矛盾。
尹某是退休的小学教师,所教的许多学生如今已进入成年,很多学生结婚都忘不了邀请自己的老师赴喜酒宴。但学生的好心好意却害苦了昔日的老师。再加上亲戚朋友的孩子喜酒宴也多,他每月1600多元的退休金,花在这些应酬上不少,自己连个好一点的彩电都不敢买。
临桂县会仙镇秦某4年前就因起房子借了兄弟3万元。4年来,他在村里开的一个小商店月纯利有800元左右,本来计划攒些钱还债,但家庭生活开支加上人情喜宴开支,屡屡破坏他的还款计划。“这喝喜酒的开支的确不少!”覃某感慨,并要求记者莫把他真名写出来。“没别的意思,免得丢丑!”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人情债”的确让人平添不少烦恼。
支持者说:这是人之常情,有个度即可
该如何看待这红红的请柬?记者采访中,有不少支持者认为,这是人之常情。市民欧阳先生认为,作为个人与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朋友之间有喜事设宴相邀是人之常情。
“更何况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物质比以前更丰富。如果朋友间、亲戚间有喜酒不去捧场,就没了人缘。”欧阳先生说。
经营杂货店的市民赵杰认为,无论是喜宴、生日宴、祝寿宴等等,邀请亲戚朋友都是正常的,但是要把握好度,不搞铺张浪费,不讲排场就行。
反对者说:有人借此敛财
“有喜庆之事,发个请柬,请亲戚朋友把盏庆祝,也乃理所当然。但我最看不得有人借此敛财!”家住环城北一路的市民廖先生对记者说。
廖先生说有一位姓陈的朋友,前年为儿子筹办婚事,一下子置办了80桌酒席,许多请柬是委托熟人发出的,有的仅仅是一面之交,谈不上是挚友,他也发请柬。连退休多年,已经走不动了的人也要邀请。结果收到结婚礼金7万多元。因为酒店方事前说每定够10桌则赠送一桌,实际上陈某只付了72桌的酒席钱,支出3万多元,整整赚回3万多元。
“这是我平生所看到的规模最大的酒宴之一。陈某的儿媳6个月后生下了个胖小子,陈某又按儿子结婚时发的请柬名单又置办了80桌的满月酒,结果不少客人没来,订好的满月酒宴浪费很多,反而亏了!”廖先生说,这是明显以敛财为目的的请酒,但这一次陈某弄巧成拙。
在某公司上班的徐女士说,她有个初中的同学,读书时相互间都不理睬,毕业十多年后也一直没联系过,但这位同学结婚时,却打听到她的工作单位,发来了请柬,她真不想去。同单位有位年轻同事,平时见面都不打招呼,结婚时也送来了请帖。“不是我吝惜这同一百元礼金,而是去吃酒得有个由头,给一个没什么来往的人送礼金,怎么说都是令人感到不对味的事。”徐女士说。
折衷一些,如何?
退休干部宋某他认为,谁家都会有红白喜事,而中国人又很讲究“礼尚往来”。“只是请客要有度,不要过于讲排场讲规模,更不应铺张涨费。这些年来有人以请吃自助餐方式办酒宴的,或以旅游方式结婚的,这些方式都可借鉴。只要恰到好处,都应予以理解。但不要以此达到什么目的,如敛财、炫耀等等,都是不应该的!
市民龙某也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结婚毕竟是人生大事,而满月酒、生日酒等等,适当小范围请客,是联络情感、增进友谊的事,但不能过分。“一过分,不但增加别人的负担,还会给人留下贪财的印象,很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