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情况下不看“百家讲坛”,以为是一些历史、文学知识的普及。今天早晨,为儿子做饭的空隙间打开了电视,看到易中天正在讲三国的崔琰,因为无事可干,就坐下来听了一下,一听之下,不禁毛骨悚然,易中天那里是在普及历史、文学常识,分明是在愚弄和戏耍没有读过三国的人们。
易中天只凭《三国志》的几页崔琰传就去解读崔琰,实在不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所为。
《三国志》卷十二的《魏书》十二《崔毛徐何邢鮑司马传第十二》中记载了崔琰、毛玠、徐奕、何夔、邢顒、鮑勛、司马芝等主要七个人的事情,而崔琰的事情只占五分之一的篇幅,再加上六条来自《世语》、《先行贤状》、《魏略》和《续汉书》的注释。易中天的讲解靠的就是这些,再有的就是用一些现代概念对历史的胡乱解释,根本体现不出一个学者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教授的解人疑惑的睿智。其实,研究《三国志》的书籍多如牛毛,何必一定用裴松之的,至少可以参考一下宋以前的古写本和宋以后的旧刻本中关于三国的历史传本中的几本,也不至于闹出许多笑话,让人以为大学教授不过如此,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个讲座的一些质疑。
一,易中天谈到崔琰的死因时,说是由于曹操的多疑、奸诈和神经错乱,这只是对陈寿观点的简单挪用,而不是用更客观的观点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陈寿可以随意而为,作为一个具有现代学识和人类智慧的学者就不能随口这样说。
曹操手下文官武将重多,仅《三国志》中就有230人之多,而被曹操下令处死的却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曹操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几个爱惜人才的领导人,说他多疑、奸诈和神经错乱,那么他为什么不用在张辽、乐进、徐晃一大批武将身上,也不用在程昱、郭嘉、荀攸等一大批文官身上?我们简单对比一下就能看出事实的真相。
曹操下令处死的人有杨修、崔琰,许攸、娄圭,孔融等三类人。杨修和崔琰属于政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牺牲品,杨修、崔琰是曹植集团的重要人物,当曹操决定要立曹丕为太子时,他必须清除反对派,杨修、崔琰首当其冲。《后汉书》上记载:“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再加上杨修是曹操老对头袁术的外甥,死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三国志》上说:“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于是以罪诛杨修。”根本不是“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把曹操说成疾贤妒能的奸人而处死比自己有本事的人。崔琰在“丕植”之争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出按照春秋大义,“立自子以长”,并且表示“以死守之”。曹操表面上非常高兴,提升他为中尉,其实对他仍然不放心,当他说出摸棱两可的“时乎时乎,当会有变时”的话时,曹操对这个曹植妻子的娘家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让他自杀。
如果说曹操是一个疾贤妒能的人的话,那么为什么他不杀同样有着高傲性格的程昱和郭嘉,而且这两个人也曾被人诬告谋反。曹操不但不杀他们,而且听了别人说他们造反的话后,还“赐待益厚”、“益更重之”,就是这两个人虽然高傲,但并没有真正给魏政权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许攸和娄圭都是曹操的老乡,跟着曹操一起打天下,受到曹操的格外厚待,正是因为这样,他们说话不顾及后果,总是讽刺曹操,说一些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话,更不该的是在与别人一起看到曹操父子外出游玩时说出要取而代之的带有颠覆性质的话。而孔融的死也和这两个人的性质类似。
曹植集团还有两个重要人物,丁仪和丁廙兄弟,曹操并没有杀他们,因为他们两个没有说出不利于内部团结的话,但是心胸狭窄的曹丕却“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
二,断章取义地解读三国历史,甚至根本是在信口雌黄,谈不上对历史的起码的尊重。
在谈论崔琰时,易中天说他聪明过人,其实并不是这样。《三国志》上是这样记载的:“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呐,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鄭玄受學。學未期,徐州黃巾賊攻破北海,玄與門人到不其山避難。時穀糴縣乏,玄罷謝諸生。琰既受遣,而寇盜充斥,西道不通。于是周旋青、徐、兗、豫之郊,東下壽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歸,以琴書自娛。”在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崔琰是一个沉默寡言、并不怎么聪明的人,学习击剑学到二十三岁,才在乡里有点名气,开始学文,学了六年之后才到当地名士郑玄那里听课,学习不到一年,就因为战争中断了,到处流浪了四年才回家,也就是说三十五岁之前,他武不成文不就,一事无成,这样的人要说聪明的话还真是说不过去。再者,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崔琰并不怎么突出,与程昱、郭嘉、荀攸等相比更是不如,哪里是聪明啊?聪明的话,他应该知道曹操对自己的怀疑,不该说出那样让自己杀头的话。孔融聪明被杀,是由于心性使然,就是反对曹操对待汉室王朝的一些做法,死得洒脱,不象崔琰死得有点糊里糊涂。
易中天还说崔琰做过组织部长,这也是不正确的。其实是,在曹操做丞相时,“琰復為東西曹掾屬徵事”。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但他是协助百官工作,不是现在的部长对总理负责。在《后汉书》中的记载是,当时,太尉、司空、司徒、将军等分担各项工作,做的是部长的工作,但比部长的职位高,和丞相职位几乎一样。崔琰如果担任“东西曹”官职的话,可以说是协助曹操考察百官,做的是部长的工作,但职位比部长低。用当时的工资比较一下,太尉、司空、司徒、将军的工资是三千石,东西曹的工资是四百石,实在相差太远,而今天,总理与部长的工资对比的差距几乎不是太大。更何况崔琰担任的不是“东西曹”,而是“東西曹掾屬”,只能享有二百石的俸禄,哪里还是什么组织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