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由多国企业参与组建的“海上发射”公司1月30日宣布,该公司一枚携带了商业通信卫星的火箭在当天的发射过程中,在海上发射平台上发生剧烈爆炸。这一事件使得卫星海上发射市场遭重挫。
意外:火箭发射瞬间爆炸 发射平台烧成火海
太平洋标准时间1月30日下午3时22分,赤道太平洋水域,“海上发射”公司的“天顶”号火箭准时点火,它将替荷兰“SES新天空”公司将波音公司制造的NSS-8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
意外就在发射指令发出的一刹那发生了:200英尺高直径14英尺的火箭迸发出一团巨大的火球,火箭内满载的燃油和液态氧刹那间喷射出来,将庞大的“奥德赛”号海上发射平台完全吞噬,并迅速形成一团直刺高空的蘑菇云!不等目瞪口呆的网民们回过神来,“海上发射”公司的官方网站迅速弹出一行字幕:“发射发生意外,直播到此为止。”
“海上发射”公司的发言人保罗?科恩随后证实:“我们的火箭在即将升空时发生爆炸,详细情况不明,正在调查之中。”
“海上发射”公司随后发表声明称:“海上发射公司的‘天顶’号-3SL火箭在发射过程中爆炸。本公司将立即组建发射失败评估小组,以确定发生这次意外的原因。由于发射前所有的人员都从发射平台上撤离,所以没有任何的人员损失。”
惨痛:卫星炸了 平台沉没损失就大了
这次发射意外导致荷兰“SES新天空”公司的NSS-8卫星炸毁。该卫星原计划取代本公司一颗已经到服役期的卫星。由于这一意外,“SES新天空”公司的卫星计划不得不改变,原本准备“退休”的卫星将不得不支持到2009年。虽说爆炸的卫星上了保险,但由此造成的损失却无法估量。据透露,NSS-8卫星是为欧洲、非洲、中东、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客户提供声音、声像、数据和互联网传输服务的。
至于“奥德赛”号发射平台,目前受损失情况无法得知。“海上发射”公司发言人和官方声明都只字不提海上发射平台的损失情况。这令外界非常担心,一旦它爆炸沉没,那么意味着卫星海上发射市场将受重挫,整个公司元气大伤。
目前,“海上发射”公司和“SES新天空”公司都拒绝透露卫星、火箭和海上发射平台的总价值。
背景
关于“海上发射”
“海上发射”是一家由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挪威4个国家联合参股组建的公司,其中美国波音公司股份最大,占40%。它是世界上惟一能从海上发射商业和军用运载火箭及卫星的公司。
自从1999年3月27日首次成功试射以来,“海上发射”公司的发射定单一直排得很满,军方和一些商业公司看中的就是海上发射的独特优势。第一,由于可选择在赤道海域进行发射,这里地球引力小、离心力大,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作为火箭的推动力,使它的运载能力提高30%左右。第二,由于是在海上发射,无论是失败还是火箭坠落,残片都会落在海里,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发射的安全系数也较高。第三,“奥德赛”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发射地点。第四,海上发射的价格优势也很明显。陆基的发射场大多是服役几十年的军事试验场,需要数千人进行维护,而“海上发射”公司的两艘发射船只有300多人,与陆基发射相比,海上发射的价格可以便宜20%左右。
在总计24次发射中,“海上发射”公司曾经经历一次失败和一次惊险:2000年3月12日,一枚火箭没有获得足够的速度把通讯卫星送上地球轨道,因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4年6月28日,火箭的第三级提前关闭,结果卫星比预计的轨道低,好在后来有关方面将卫星调整到合理的高度,从而保证其正常动作。
链接
“海上发射”如何进行
“海上发射”共有两艘发射船,一艘是发射平台“奥德赛”号,另一艘是发射指挥船“海上发射指挥官”号。它们的母港都设在美国的长滩。
“奥德赛”号是一个由钻井平台改装的海上火箭发射场。它安装了引擎,因此能在海上航行,速度达到22公里/小时。从俯视图上看,它的10个浮筒就像两排巨腿。“奥德赛”的顶部甲板长131米,宽67米,排水量3万吨;进入发射位置后,浮筒中灌入大量海水,排水量也会达到4.6万吨,像“扎马步”一样牢牢地站在海中,以确保发射时的稳定性。
“海上发射指挥官”号则是发射活动的指挥中心。它全长约200米,排水量为3.4万吨。它还是一个漂浮的火箭组装工厂,甲板下可以容纳3枚横躺着的火箭。发射前5小时,“奥德赛”号上的加注系统开始给火箭加注燃料,这时,船员及发射人员就撤到“海上发射指挥官”号上,并驶到距发射点5公里以外。剩下的任务就靠自动控制来完成了。
|